深圳电单车暴增至400万辆 禁摩限电或将"禁、限、疏"
目前,深圳市电单车暴增至400万辆,这对深圳禁摩限电提出新的挑战,未来,深圳市禁魔限电或将实行"禁、限、疏"。
据估算,深圳市约有400万辆电动自行车,导致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广东省拟于今年底发布《广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目录》,对全省电动自行车实施登记管理措施,将对已经实施“禁电”、“限电”的深圳提出新的挑战。
自深圳市2003年实施“禁摩”、2012年4月实施“限电”政策以来,由于缺乏治本之策,超标电动自行车的市场销售、电动自行车违法上路及非法拉客现象屡禁不绝,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不减反增。
禁摩限电未来或将“禁、限、疏”
深圳交警通过调研考察,从“禁、限、疏”不同层面提出了三种下一步深圳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管理方案,供市政府决策参考,予以专题研究。
下一步深圳无论采取哪种管理措施,深圳交警建议由一名市领导主管,从交委、经信委、市场监管委、财委、人居环境委、法制办、城管局、公安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单位抽调人员,成立市“禁摩限电”管理工作办公室,综合统筹全市“禁摩限电”管理工作。
从现在至2016年实现电动自行车总量可控的目标,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各区政府,并由拟成立的市“禁摩限电”办牵头研究制定深圳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
方案一 禁:全面禁售、禁行
1.断源:建议借鉴武汉市的做法,由市政府发布“市长令”或管理办法,增加否决项,并在全市禁止销售电动自行车。
2.断油:禁止为无牌无证摩托车加油。
3.掏窝:清理非法拉客车辆的停放点。
4.清路:各单位捆绑加大整治力度。
5.打非:简化打非法律程序,加大处罚力度。
6.微型交通:增设城市支线巴士(如屋村巴士、社区巴士),允许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自主统筹规划,作为交通不便利的社区至城市公交网络的衔接补充,彻底解决市民最后1公里的实际问题。
7.暂缓:暂缓执行省厅《规定》。
方案二 限:部分限售、限行
1.断源:建议借鉴武汉市的做法,由市政府发布“市长令”或管理办法,增加否决项,并在全市限行区域禁止销售电动自行车。
2.断油:禁止路段禁止为无牌无证摩托车加油。
3.掏窝:在限行区域内清理非法拉客车辆的停放点。
4.清路:各单位捆绑加大限行区域整治力度。
5.打非:简化打非法律程序,加大处罚力度。
6.微型交通:增设限行区域城市支线巴士(如屋村巴士、社区巴士),允许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自主统筹规划,作为交通不便利的社区至城市公交网络的衔接补充,彻底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实际问题。
7.暂缓:暂缓执行省厅《规定》。
方案3 疏:全面放开、允许通行
1.结合省公安厅《规定》出台后,从源头上禁止一切目录以外的产品在深圳销售。
2.目录内的产品予以登记注册,允许上路行驶。
3.设置电动自行车考核培训机制,驾驶人员考核合格后,方可登记注册。
4.设立电动自行车专用的险种,强制购买保险。
5.增设非机动车道或在深圳具有条件的道路上划分出专用车道,方便市民出行。
6.做好注册登记的准备工作,对牵涉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工作做好评估预算。
现状:每年查扣涉摩涉电车辆40万
让深圳交警头疼的主要是“电动自行车”。
2012年4月1日开始,深圳实行大部分地区电动自行车限行政策,截至目前,全市限电面积超过80%。数据显示,公安机关2013年和2014年每年查扣涉摩涉电车辆40万辆。
与此同时,查得越多卖得更多,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呈爆发式增长趋势,截至2014年12月,深圳市现有销售、修理门店789家,同比2013年增长31.6%。根据调查,到今年上半年增长之势迅速,仅龙华新区半年就增加了200家销售和修理门店,到今年底会有1500家销售和修理门店。
全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为400万辆,而经特种车辆备案可以上路行驶的电动自行车仅3.7万多辆。电动自行车使用者主是上班一族、本地居民、个体户、非法拉客人员。购置成本低,新车在2000元至4000元,二手车辆才300元至400元。
电动自行车易造成环境污染。根据统计,电动自行车电池有两种,分别是锂电性电池和铅酸性电池,比例是2∶8。高频使用一般半年换电池,深圳市全年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的回收量约在2万吨以上,无正规回收机制,易造成环境污染,一般转移到一些内地落后地区处理。
信息首发:深圳电单车暴增至400万辆 禁摩限电或将"禁、限、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