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副部长:去年投资4.36亿用于空气监测建设(7)
(七)紧紧围绕环保中心工作,例行和专项监测进一步深化
一是环境质量监测圆满完成。2014年,各级环保部门全面开展地表水、空气、酸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近岸海域、生态、沙尘暴、噪声等环境质量监测,圆满完成中俄、中哈跨界河流监测,及时编制各类监测报告2万余份,相关数据和关键结论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对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和2856个县级城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常规水质监测,全面掌握了我国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
监测结果表明,2014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全国423条河流和62座湖库的96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63.2%,同比降低0.9个百分点;劣Ⅴ类占9.2%,同比降低1.0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断面超标率分别为24.7%、21.7%和14.8%。
二是县域生态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更加规范。2014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达到423亿元,覆盖了全国23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492个县。相关地方环保部门认真开展监测,共获取有效数据55万余个,我部还利用无人机对部分县进行了高分辨率遥感监测核查,保证了评价结果真实有效。通过科学评价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为中央财政合力安排转移支付资金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三是环境遥感监测成效明显。环境监测天地一体化进程深入推进,遥感监测在污染防治、监察执法、生态保护、环境应急、核安全监管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卫星中心持续开展全国秸秆焚烧、重点区域灰霾、北方地区沙尘、 三湖 等内陆水体、近岸海域水质及富营养化遥感监测与预警等监测工作,对京津冀及周边19个重点工业聚集区大气污染源进行40多架次的无人机飞行核查,发现了一些隐蔽性很高的污染偷排问题,有效打击和震慑了企业污染偷排行为。APEC会议期间,我部调集10多颗卫星,对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区及上千家重点企业进行全程遥感监控,为监督执法提供了有效证据。
四是专项和应急监测保障有力。2014年监测系统出色完成了农村监测、土壤监测、北戴河地区暑期监测、南水北调专项监测等工作任务。有关地方监测部门还开展了云南省鲁甸 8.03 地震、海南 威马逊 台风、四川省康定 11.22 地震等污染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环境应急监测,充分展现了监测系统善打硬仗的优良作风。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环境监测工作在适应环境管理的需要和人们群众的期待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监测数据造假的问题依然存在。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减轻考核压力、环境质量达标等目的,行政管理部门指使监测站编造、篡改监测数据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公信力,对监测系统也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监测数据真实性问题,去年以来张高丽副总理在几次批示中都明确要求,监测数据必须准确真实准确,严厉打击环保数据造假行为,对虚假数字要严厉问责。对当前的监测数据质量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和警醒,要深刻认识到,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可靠是监测工作的底线,绝对不能碰,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监测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二是落实新《环境保护法》对监测的要求还不够有力。新环保法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但我们在推动落实方面,还缺乏相应的配套细则以及具体有效的措施,尤其是在推动监测 四个统一 ,查处监测数据造假等方面亟需制定出台相关办法。三是监测系统面临较大的改革压力。随着财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政府购买服务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深入推进,监测系统面临收入减少、人员流失等压力,这对监测事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系统上下对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还缺乏创新思维和有效举措。四是监测系统的自身能力还存在不足。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形势,特别是打好 三大战役 的新要求,监测系统监测网络建设、数据质量管理、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都还不够完善,还难以完全做到 三个说清 。
信息首发:环保部副部长:去年投资4.36亿用于空气监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