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媒体的真相
想说,这个标题起的有点儿大了,怀着一夜暴富心情点开的人,大多数情况下,是希望得到那些可以即刻拿出来使用的,如何直接接广告单,招收区块链焦虑的小白做学员收培训费,或者是带来更多韭菜的方法,甚至是如何获得更多粉丝和流量的方法的,这里想说实在是要让大家失望了,这些这里都没有,如下有的只是让大家降下对于区块链媒体未来不切实际回报期望,回归平常生活的一大堆废话。
以下是正文
区块链因为新年期间的“三点钟群”的热议,已经在媒体的助推下,从曾经仅仅在一个小圈子里的流行的事件,被放大到一个社会层面的公共事件,更多的人开始知晓区块链,更多人开始知晓比特币和数字货币,韭菜、暴富、I(X)O等新名词儿也成为了社会热点,成为热搜词。
此时,再次显现出了媒体的作用价值,在任何一个新事物出现,都在第一时间起到侦察兵角色的媒体,如今在新媒体、自媒体、社会化媒体、网红媒体热潮不断洗礼过后的媒体圈,已经有太多的自称是媒体人,或者实际从事着各种和媒体多多少少相关事情的一个群体,这群到处寻找着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红利过后,更多商业机会的他们,仿佛也闻到了金钱的味道。
于是,从年后开始,各种类型的带着区块链标签的媒体,迅速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爆发,爆发的速度和效率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播种”的速度。
各种区块链标签的媒体,标配都是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好一点儿的,还辅助一个H5的微网站,基本内容也很简单,区块链相关币圈或者链圈的新闻信息,转载也好、翻译也好、原创也好,有多少算多少,配合一个数字货币行情板块,快讯板块就开干了。
然后就是各种的融资新闻的发布,动辄百万的天使轮,甚至是上亿的估值新闻,又让接下来一批的保持观望态度的媒体人下定决心继续投入这场热潮中,前赴后继。
媒体圈儿有个调侃的说法,以前是共享单车大战的时候颜色不够用了,现在是区块链媒体热潮,能够加在财经前面的区块链媒体名字不够用了。
各种想得到,想不到的,动物、植物、宇宙系的、海里的、中式英文等等,能够被想到的名字,都被使用到了以xx财经为标准模板的,区块链媒体的命名上。
然而一个月之后,每日都能够被拉进几个新的区块链媒体交流群的速度,渐渐放缓了下来,甚至是不再有新的区块链媒体交流群了,而且每日已经加入的诸多区块链媒体群的信息量也明显在减少,再接下来就是哪个区块链媒体停止更新,哪个区块链媒体出现Bug的新闻出来。
区块链媒体随着币圈的熊市到来,也进入了过冬期,那些之前预言区块链媒体接下来会大批大批死亡,特别是那些动辄开出20-30K招收记者的拿到融资的媒体,更是无法平安度过这个寒冬。
如今,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观察,作为一个经历了新媒体、传统媒体、自媒体、科技媒体、创投媒体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各自的辉煌时期的从业者,打过工,创过业的过来人,再反思区块链媒体,透过冷热背后洞悉背后的本质,有几个真相值得拿出来分享一下,此为系列反思之一,视反馈情况推出后续分享给大家。
观察一
一头扑进区块链媒体的,大多是在互联网变革浪潮中的“失意者”
这话有些伤人,但是仔细看看确实是这样的,我们仔细观察下投入区块链媒体,宣称创立新的区块链媒体项目(公司)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来自之前从事过媒体行业,或者和投资相关的行业的。
其中以媒体从业者居多,大致分如下几类:
1、做流量自媒体的,那些搞xxx吃喝大号,在微信公众号平台红过起来时候进入其中,虽然也赚得了广告分发的钱,但是没有形成绝对的头部力量,商业模式升级也没有完成,只能看着自身收入的放缓,等待下一个热点,继续其流量生意。
2、做PR自媒体的,那些直接负责从大企业那里获得自媒体PR收入的群体,最敏感的发现有一部分行业从业者,需要进行对外发声(找韭菜),需要一个独立的通道,因此建设一个子号儿,或者独立一个项目,可以接到更多服务区块链项目发声的PR收入。
3、做科技自媒体的,那些拥有科技背景,关注科技领域内容的自媒体人,会降区块链作为一场技术变革,纳入其熟悉的领域进行关注,并且很快从技术角度进入这个行业。
4、那些财经新媒体的,各种类型的财经新媒体,关注头部企业的太多,以至于企业自己也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全部掌握了需要建立连接的所有媒体,因此大量的富余产能,第一时间投入到了区块链媒体之中。
5、那些做创投媒体的,作为服务双创时代互联网创业的媒体,除去创业黑马、36氪这种已经确立了创投媒体行业地位的,更多的曾经在同一条赛道赛跑的其它创投媒体从业者,开始了新机会的All IN。
6、那些做投资的投资经理或者投资总监,一方面还处在非合伙人层级,另外一方面接近资本,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一些媒体放出来了xxx将要颠覆传统VC投资的论调,让这些从事VC投资的非主流核心群体仿佛发现了边缘创新的机会,于是……
如此一来,第一波进入到区块链媒体的群体,出于流量业务红利末期发现新机会的需要,出于创投媒体双创大潮过后缺乏后劲支持的需要,财经媒体红海竞争中已经没有太多鱼肉可吃有填饱肚子需要,投资人群体边缘创新等待一夜暴富机会的需要,各种复杂原因,纷纷投入其中。
这正如机场安检口排队理论,当新的一条安检通道打开,第一个抢占新通道位置的,一定是那些在存量队伍尾部和中后部的那群人,如此而已。如此现象的解释可以往高大上说,每次创新往往都发生在边缘地带,边缘人群,如果往粗大俗里说,每次创新成功者往往都来自曾经的失意者群体。
而随着区块链媒体热炒退却,各种曾经老字号的创投媒体、财经媒体、科技媒体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区块链频道,子APP,新的名称公众号,开始作为一个子业务延伸,低调的开始了区块链媒体细分领域的掘金。
观察之二
大多数的新兴区块链媒体都奔着短期红利期的热钱分食目的而来
当初科技自媒体兴起的时候,虽然也冒出了众多的科技自媒体,如今这些科技自媒体也有发展的很不错的,也成为了更多后来新创立的垂直领域自媒体的渠道载体平台,借助自身的渠道优势和品牌,为后来者分发内容,进行广域传播。
当初这些科技自媒体虽然多,但是冒头的速度,爆发性完全无法和今天的区块链媒体相比,在瞬间萌生如此多的区块链媒体实属罕见。
然而比较这其中的最大区别,无法在于区块链媒体相较于之前的普通自媒体、科技自媒体、财经自媒体,创立之初第一时间要完成内容生产,要不在内容的原创度和差异化上,要不在流量规模上拥有一定的优势,才能够成为媒体,才能够继续下面的故事,无论靠广告变现,还是靠内容分成变现,还是靠影响力聚集名人资源,搞活动营销变现。
然而,区块链媒体们上来的第一件事情就开始招收市场人员,到处接洽币圈的投资者,搞各种社群,筛选和发现那些发币的I(X)O项目,意图找到能够直接分得大把捞钱,疯狂割韭菜的I(X)O项目方,能够接收到大把大把“塞来”的金钱财富。
因此说,更多的是奔着红利去了,所谓的红利就是成为币圈发币I(X)O一个组成环节,成为进行投资信息分发载体而存在,和真正意义上的媒体,要拥有内容影响力,和渠道覆盖力的本质要求相违背,也就是要出一个媒体的名儿,找个拿到分钱红利的理由而已。
正是因为如此现象的存在,在数字货币市场进入到了一个相对低迷状态的所谓熊市之后,在国内外I(X)O相关政策越来越趋于严格,更多的韭菜投资者无法前赴后继进入这个市场的情况下,早期的红利,所谓的I(X)O项目撒钱的日子过去后,那些怀着如此目的,未做长期储备和准备的区块链媒体也就自然偃旗息鼓,即便是没有偃旗息鼓,也回归平静,在思考下一步的策略。
当正规军媒体(古典新媒体)不断揭露区块链和币圈更多真实故事的时候,当更多时候媒体表达聚焦到了投机二字,已经将区块链热潮近乎于定性为一场投机盛宴,甚至是定义为庞氏骗局的时候,他们同时也在暗线里定义一部分的区块链媒体本身就是投机客的事实。
所以,当区块链媒体兴起的狂升期,老牌科技财经媒体进入到区块链领域的时候,与传统的区块链媒体中的先行者之间,也曾经爆发关于专业性、行业自律、媒体道德标准方面的争论,甚至说是没有硝烟的战争,让外围旁观者一脸懵逼,这是咋回事儿,媒体怎么和媒体打起来了,你们说好的报道区块链技术呢?
观察之三
热潮褪去之后,一切都回归到了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上
经历了三个月的集中热炒和市场教育,无论对于区块链小白还是对于那些焦虑的媒体从业者、投资人、普通大众、固有资源掌控者来说,都大概明白了如下的事情,那就是区块链相关的所有一切,除去最为底层的技术逻辑之外,几乎所有相关的一切,都和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一模一样,甚至都没有丝毫的变化。
以下举例一二。
首先币圈投资,和P2P当初的热潮机会遵循一直的规律,一种走在不规范早期的P2P互联网金融,早期成为诸多传统非法集资生意,甚至是传统地下钱庄披着互联网概念而生的新生意,因此一度热潮,各种围绕P2P的买盘卖盘服务商迅速萌生,各种交易所遍地开花,而且围绕P2P诞生的各种自媒体、新媒体都在用媒体为这些交易所做着背书,收着应得的收入。
而当一个P2P老板跑路的时候,媒体又根据所在立场的不同,一方面是在辟谣,继续发布有力的回应信息,一方面也有媒体站出来唱衰P2P。
而国家监管措施相对成熟之后,P2P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金融产品形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合格投资者在合格服务中介机构和媒体的影响和推荐下,进入这个市场,整个P2P市场也进入到了一个有效监管的通道体系中。
再说区块链媒体,如果说区块链媒体是为了在短期内树立一个媒体的牌子,拥有一个可以说服撒钱金主一个尝鲜的公众号,第一时间分得区块链发展早期红利的话,那么这个区块链媒体和曾经的微信公众号,特别是那种当地吃喝大号的出现没有什么不同。
这些行为无非在做流量媒体的生意,而当下的各种抓娃娃机,各种体重秤的幕后投资方,无非也是在用一种更加创新的模式,能够让广告主感觉到一丝真实存在的方式,购买一定的流量(用户),无论是为了拉新产品还是为了完成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和涨粉KPI。
而如果奔着搞出来一个媒体,让更多的数字货币投资人进入到这个市场,为更多的所谓韭菜,所谓投资客服务,提供各种内部消息,交易辅助,技能培训,那和各种类型的投资顾问,以及背后的服务机构所组成的投顾服务公司没有什么区别,所谓的数字货币投资群,也无非就是将潜力个股推荐群改个名字而已。
而如果是奔着最后区块链产业而来,希望看到区块链作为一场技术革命,会将以前构筑在互联网之上的所有商业模式重构一遍,其中会诞生更大的机会?所谓的区块链是94年95年的互联网时代,未来要诞生新阿里、新腾讯、新网易这样的巨头企业的话,那么能否熬到那一天就成为一个有趣的问题。
而随着区块链热潮退去,特别是币圈回归平静,更多的I(X)O项目进入到了一个尴尬境地,后来者虽然也发币了,也募资了,但是总体的收益情况都不如预期,不但没有赚到收割韭菜的钱,甚至是可能是亏本的,如今曾经吹下的牛逼,曾经夸下的海口,如今还是需要兑现的。
因此,也有不少成功I(X)O的创业者硬着头皮开始尝试要落地曾经的项目,开始找技术团队开发产品,开始招募实职的人员布局业务。
而当落地具体I(X)O项目的实施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发现,这些项目和没有区块链之前的普通的创业项目没有二异,在区块链的链条之外,还必须拥有一条互联网基础的价值链、业务联,要有用户,有入口,有产品载体,有业务路,有流量基数等等等等,只有在这样的基础都具备的情况下,区块链上链才有价值。
区块链技术不能够直接带来用户,不能够直接带来载体,不能够直接带来价值流动,不能够直接带来价值,不能够直接带来业务。
即便是要做区块链项目的融资服务,发现还是要先做好一个古典互联网的创业项目作为实现区块链升级的载体,如果没有,那又是空中楼阁。
因此立志做产业服务的区块链媒体,最终又回归到双创时代的创投媒体,做的事情和商业模式几乎一致,只是“双创”变成了“区块链”,就如过年换个春联,除了是一张新纸贴上墙之外,再无其它新变化。
如果要搞出来一个做线下活动,做线上大咖分享,做线下私董会,各种峰会来实现社群类媒体的,那么线上知识付费产品,线下收费活动的商业模式是现成的,最终考量的是你掌握上游大咖资源的数量,以及这些大咖内容的丰富程度,无论是广度上,从区块链到人生,从人生到职场到情感话题,还是深度上,从区块链技术到投资,从投资区块链到投资股权,从投资股权到财富管理,如此才可能成为一门相对持久一些的生意。
如果不是,则基本的技术、怎么购买数字货币,如何注册钱包,如何看K线教授完毕之后,也没有啥好教的了,只能谈谈人生了。
而如果定义为会议营销模式,论坛峰会模式的话,则当那些拥有较为雄厚媒体基础储备,拥有较多行业人脉资源的,诸如36氪、钛媒体、第一财经等等古典新媒体出手办活动的时候,那些新兴的所谓区块链媒体也只能陪着吆喝,成为所谓的联合主办方,把主办方回馈的几张门票代理销售出去分一杯羹了。
道哥点评:
区块链是一项新的技术,是在更多传统的技术细节点上,诸如分布式存储、加密算法、数字签名等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组合式创新,发明出来的,适合一些与区块链技术本身核心属性,诸如分布式存储、防篡改、轻松溯源、智能合约、价值流动等等进行深度结合应用,并且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增长点,或者比传统技术解决方案更加省成本,并且能得到市场消费者和使用者的认同,并且最终是一门生意(有利润的),那么,区块链就容易发挥其价值。
而这种应用上区块链技术,实现价值增量巨大的领域很多,但是都在应用之中,还需要更多的时间给技术成熟,运营推广,市场接受,实践验证,普及推广,其真正爆发的时间还将推迟,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是所有的领域都具备更大发挥区块链技术的条件,所有的应用都要符合基本的商业规律,成本降低、效率提升、体验优化,市场认可,所谓的去中心化概念更多时候是一种带有主观情怀色彩的理想,而非商业现实。
当我们在谈论区块链价值的时候,回归商业的本质理性看待每一次技术变革的历史我们都能够得出结论,技术是服务商业价值的创造的,如果没有商业价值的增量,技术都是泡沫,搅动一轮吹一个五彩气泡,随风而去之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将继续,还有更多的美好事情可以追出,诸如明天的日出。
本文转载微信公众号:兰 链
- OK资本5月区块链行业月报:多数投资者认为未来数字货币整体市
- 北方信托金融公司获得区块链专利,用于记录会议记录
- 印度电信监管机构将使用区块链打击通讯骚扰
- 万事达卡申请一项与区块链相关的新专利
- 科罗拉多州拟利用区块链保护居民个人信息
- 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推出区块链小程序应用
- 微众银行:用区块链构建分布式商业
- 摩根大通国际主席: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潜力很大
- Zippie:操作系统是抢滩区块链手机市场的重点
- 纽约州和俄亥俄州考虑通过法案来明确区块链的法律地位
信息首发:区块链媒体的真相
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