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属公立医院专科发展换挡加速
“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为推进全市医疗卫生发展提供的重大民生工程。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三名工程”,狠抓落实和项目的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医疗卫生高地行动计划”,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提升深圳医疗卫生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以实现健康深圳目标。
市属医院引进高层次团队具有“盘子大”和“类别多”两个特点,目前已累计引进129个团队,全市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四分之三在市属医院,团队类别涵盖了内外妇儿二三级学科,以及医技和护理、科研类团队。
在过去的一年里,市属公立医院“三名工程”加速推进,在国内外顶尖团队带动下,各医院三名工程引进专科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1
市医管中心扎实推进“三名工程”
引入高层次医学团队是我市“三名工程”的重要内容,市医管中心将三名团队的建设与中心品牌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结合起来,作为打造广深医疗高地、创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和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的基石。
市医管中心建立了例会、项目督导及考核管理制度,加强对“三名工程”团队的管理和绩效考核。市医管中心每季度听取医院汇报工作进展,及时协调解决集中反映的问题,并在去年按市卫计委要求,完成了第三批69个预立项团队项目任务书和第一批22个团队中期评估的材料审核以及第二批39个团队2016年度绩效的评估。
市医管中心还定期在网站公布各专家团队的出诊安排、预约途径等,引导市民科学合理就医;在市二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举办了三名工程开放日,扩大了三名工程的影响力,提升了市民对“三名工程”实施的获得感。
据初步统计,2017年市属医院三名团队专家累计来深指导5755次,在深开展门诊25585人次,联合开展手术2136例,开展教学查房34979次,会诊7371人次;依托科室派出人才研修687人,培养硕士生938人,培养博士生831人;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96个、省级56个、市级263个;发表SCI论文311篇、专著56部;依托科室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48项,医教研全面“开花”。
2
院校合作新医院超快跑
大年初七,春节后上班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就来到深圳医院,召开中层干部会议,部署今年的工作重点。
2017年3月1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正式挂牌成立,深圳告别没有肿瘤医院的历史。这家肿瘤医院,市医管中心将其交给了国内肿瘤治疗最顶尖的“国家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来运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对这家医院倾注全力,实施“一院两区”战略,深圳和北京的院区共享医疗、人才资源,派出了肿瘤防治“国家队”的核心主力,来深圳“安寨扎营”。目前,北京已“空降”了45位专家常驻深圳工作,涵盖了胸外科、放射治疗科、麻醉科等16个学科,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
王绿化、孙莉、盛修贵、牟巨伟、孙力……这些在放疗、麻醉、妇科肿瘤、胸外科等领域响当当的名医,这些在北京都是“一号难求”的大专家都来到了深圳,甚至头颈外科的泰斗、已经9旬高龄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名医屠规益教授,也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出门诊、查房、讲课。
名医名团队带动了医院的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底,肿瘤医院开放了11个住院病区,总计359张床位,是原订目标的1.8倍,目前病床使用率达到77.7%。2017年全年门诊与诊断符合率达100%,完成大量高难度手术,全院三四级手术占比达66.93%。2018年1月份,疑难危重病例(CD型病例)比例95.96%。一批以微创为特色的肿瘤治疗在深开展。如胸外科成功完成首例胸腹腔镜下部分食管部分胃切除加胃食管颈部吻合术;肝胆胰外科“双镜齐下”成功完成无腹壁切口的肿瘤切除手术;妇科成功完成全市首例“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胃肠外科顺利开展腹部无切口的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头颈外科成功完成深圳第一例面部隆突性纤维肉瘤切除加股前外科侧皮瓣修复手术等一大批在深圳、广东填补空白的手术。除了本地的患者留下来,外地的患者也追着名医来深看病,医院接诊的患者里还有一半以上是来自外地。
开放办医,通过“院-校合作”模式,移植先进的技术、管理、科研等,让新建医院超常规发展,深圳走出了一条名院发展的新路子。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开业两年来,日均门急诊总量已达2100人次,开放床位846张,床位开放率达到84.6%,住院患者中疑难危重病例占比达到57.4%。去年,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也成为国内首家通过ACHS国际认证、三甲认证的综合医院。
目前,市医管中心还在继续深化“院-校合作”模式,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爱丁堡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今年,萨米医疗中心、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将陆续投入使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也将加快扩大门诊量和开放病床,此外这家医院的放疗也将在年内启用。
3
市属医院三甲医院数达到8家
在老医院的发展上,市医管中心也力促医院上等级上水平。
去年,市属医院新增3家医院通过三甲评审(市儿童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有3家医院通过三甲复审(市第二人民医院、北大深圳医院、市人民医院),市属医院三甲医院数达到8家。市医管中心启动省级高水平医院创建计划:制发高水平医院建设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市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北大深圳医院、港大深圳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6家单位已完成省级高水平医院项目申报和现场答辩。
去年,市中医院获批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管局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获得中央专项资金1亿元支持,肝病科入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广东省唯一),该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和5个广东省高水平重点专科(肝病、肾病、针灸、脾胃病、内分泌)已通过专家评审。
去年,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为市内首家获得肝脏移植、肾脏移植执业资质的医院,半年来已独立开展肝脏移植8例、肾脏移植11例。该院还通过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认证,成为华南地区首家拥有该项国家级平台的医院。
去年,市妇幼保健院获批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从孕前、孕期、分娩、产后、养育等各方面提供全生命周期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这也是广东省唯一一家获此授牌的单位,全国也只有30家。
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落地”市属医院,分别是:深圳市康宁医院——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深圳市人民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国家肿瘤临床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
去年,市属医院新增国家级药品临床试验基地或国家级医疗器械公共研发平台共25个(累计达到49个);市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2家单位获批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资质,并成为省互联网+医学创新平台建设单位(智慧医疗项目)。
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专科声誉排行榜”上,市康宁医院连续8年进入全国精神专科前十名,位居华南区域第2名,声誉值由2015年的1.344分提升至2016年的1.855;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在华南区域专科排名由2015年第3名前进到第2名,并在全国排行榜获得提名;市儿童医院小儿内科华南区域第4名;市眼科医院眼科华南区域第3名;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科华南区域第5名;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外科华南区域第5名。
4
国际学术会议纷纷落地深圳
2017年12月2日至5日,由世界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主办,深圳市儿童医院、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承办的第10届世界儿科感染性疾病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这是全球儿科感染临床和研究领域最高级别学术会议,也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
此次大会参会人数达1800多人,其中外国专家约700余人,大会收到投稿1421篇,其中国外来稿600多篇,创历届之最。
来自世界顶级儿科感染性疾病专家云集深圳,就百日咳、麻疹、流感、细菌性脑膜炎和肺炎等常见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轮状病毒和小儿腹泻、手足口病和小儿各型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变迁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尤其是疫苗的使用等热点专题进行学术交流。会议为我国儿科医生向全球感染疾病领域顶级专家学习提供了极好机会,对于提高我国儿科医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我国儿科医生重视疫苗和疾病预防更具有重大的意义。
3月11日,由深圳市人民医院主办,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香港手外科医学会协办的“2018年世界手和上肢先天畸形学术大会深圳会议”举行,来自世界各国最顶尖相关领域专家聚集深圳展开学术研讨和病例讨论。
世界手和上肢先天畸形学术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是全球手和上肢先天畸形的学术盛宴。该学术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会议分为两个分会场,其中前三天在香港,后两天在深圳。会议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韩国分别在上肢畸形发育、先天性手畸形移植修复、先天性并指畸形、桡骨发育不全、巨指(趾)症等治疗方面最顶尖的专家,带来其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与会者围绕先天性手和上肢畸形领域的新动态、新理念、新技术进行探讨交流和疑难病例现场会诊及讨论。
这两个高规格国际学术会议能落地深圳,得益于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三名工程中引入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杨永弘院士儿童呼吸团队,
深圳市人民医院手外科“牵手”上海华山医院顾玉东院士手外科团队,在三名团队的帮助下,这两家医院的两个专科在医教研方面有了快速的发展,技术水平已与国际同步。
据悉,去年,市属医院举办全球性学术会议38次、亚洲区域性会议45次,这些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也大大提升了本地医疗的影响力。
5
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填补空白
一位胸椎管狭窄症和颈椎间盘突出伴颈椎管狭窄的50岁女性患者到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就诊。患者的病情很重,出现四肢僵硬、下肢麻木等一系列症状,她的胸椎管狭窄得只剩正常人的五分之一。由于病情复杂,手术风险极高,有很大的截瘫风险。骨科通过3D打印定制,按照1∶1的比例3D打印出病变的胸椎管狭窄模型实体,医生们根据模型在电脑上反复进行模拟手术操作,最终实现胸椎管内病变骨组织的精准切除和管道的“减压”。
自从引进钟世镇院士团队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骨科中心在临床上已完成深圳首例3D打印椎体模型和术中导板导航技术结合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脊柱后突矫正手术;借助数字骨科技术辅助术前设计,一期完成复杂老年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借力骨科3D打印技术,术前计划截骨导航板,精准快速完成老年双膝关节置换术;利用计算机导航引导下经皮微创复位、固定胸椎爆裂骨折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
医院数字骨科技术已建立品牌学科优势,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技术培训中心、广东省医学3D打印应用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基地也相继落户该院,该院骨科中心还建立了数字外科3D打印中心,申请的深圳市数字外科3D打印重点试验室已通过审核,同时加入国家工信部与卫计委联合组织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建设,成立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基地(2017-2019)。
市人民医院在华西医院刘斌教授的指导下,在华南地区首次成功救治一例恶性高热患者;肿瘤医院在赫捷院士指导下,完成了华南地区首例利用肺小结节定位技术单孔肺段切除手术;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获得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创造了国内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目前最短的(D-to-B)时间71分钟(国际标准90分钟),并创造了3例广东省内(D-to-B)最短纪录16分钟;市二院肾内科在“三名工程”专家的帮助下,“护航”尿毒症妈妈平安产子,这是深圳市首位全程进行腹膜透析平安产子的尿毒症患者,全国仅有不到20例……借力三名工程,市属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以及高难度手术一项接着一项开展,屡屡填补空白。
6
市属医院医学科研正在加速跑
2018年1月中旬,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外科团队在疝外科顶尖杂志Hernia(《疝》)发表论文:证实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英文缩写为TEP)后放置引流管,能有效减少病人术后发生血清肿的比例。这是全球首次开展此项双盲试验,为外科医生提供准确可信的指引。
2017年8月,国际权威期刊《Hypertension》杂志刊登了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科学发现:在“三名工程”的支持下,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牛建民教授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孕中期体重过度增加是引起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并首次提出了“妊娠期舒张压触底反弹现象”这一全新学术观点。
去年,深圳中医的科研也有重大突破。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李顺民课题组在国际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了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的实验研究成果。中药复方研究成果能够发表在国外高水平期刊上,是少有的案例。这也是李顺民教授团队和“三名工程”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团队合作的成果,对推动中医药走出去,提升中医药在世界的影响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去年至今,市属医院的科研成果屡屡登上国际学术期刊,屡屡获得国内外奖项,科研实力、学科影响力都快速提升。
今年1月,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戴勇主任团队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等单位联合完成的“红斑狼疮诊治新技术的建立与推广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还被评为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项目组围绕红斑狼疮这一复杂性疾病诊治难题,对红斑狼疮从发病机制到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创新性地建立了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DNA甲基化诊断技术,突破了现有的诊断瓶颈,解决了临床关键问题,从整体上提高了红斑狼疮的临床诊疗水平。
在克里夫兰公布的“2017 年十大医学创新”中,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宫颈癌防治研究团队与美国国际防癌组织专家创建的“基于自取样HPV检测的宫颈癌筛查模式”,位列榜单第九。这一模式使得宫颈癌筛查不分地域和医疗资源分布覆盖到全球所有地区成为可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被业界公认为评价国内各科技单位研究实力的金标准。在“三名工程”的助力下,去年,深圳市属公立医院继续担当摘“金”主力,成功立项61项。其中,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以19个项目力拔头筹;深圳市人民医院则以12项紧随其后,与此前两年相比,该院获批项目数与资助金额都实现了“三级跳”。
信息首发:深圳市属公立医院专科发展换挡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