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崛起 将建地下空间系统
“深圳的地下空间蕴藏巨大潜力,未来要多加开发释放。”不久前,在一场深圳市政协召开的主席会议上,市政协委员陈可石抛出了“地下深圳”的概念,呼吁城市发展多向地下要空间;无独有偶,龙岗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陈科峰在近日举行的市人大代表问政会上,也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城中村“三线”等市政工程下地的议题。
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不约而同地关注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预示着“向地下要空间”的做法未来将成为深圳城市规划的焦点。事实上,近几年,一场关于深圳地下空间的革命,已悄然来袭。
场景1
一条管线的“入地”之旅
曾几何时,在龙城街道嶂背社区嶂一片区,握手楼的狭小空间里,布满了如蜘蛛网般的网线、电话线、电视线,遮天蔽日,将巷道里的“一线天”挡得严严实实。
“片区的架空管线就经过我家阳台铁窗棚底,有碍美观不说,还存在安全隐患。” 刘姨就住在嶂一片区嶂背步行街66-1三楼,4年前随儿子来深打工,一直居住于此。这几年,她看着窗外的管线越架越密,越捆越粗,心里的“大石头”越来越沉——曾经她在电视新闻里看到某地城中村因架空管线无序引发失火,为此她时常向房东及街道有关部门反映抱怨。
在刘姨记忆中,从2015年开始,街道办就曾陆续派人来整治,主要是做捆扎保持整齐,通过捆扎消除一些安全隐患,但似乎还需要更多的整治手段齐头并进。
“为什么这些管线不能下地?”龙岗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陈科峰长期关注城中村整治问题,经过这些年的调研,他认为“三线”下地是一石二鸟之策,既能整治管线乱拉,又能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
事实上,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对城中村管线治理已有10年历史,2009年起,以消防安全治理带动第二轮整治,当时分成一二三类处理,三类是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满足消防基本要求,二类是综合整治,解决管线下地的问题。但此三类项目都是进行简单的整治,快速消除安全隐患,这种情况下,能做到的就是“横平竖直,捆扎贴墙”。
情况在今年迎来转折——龙城街道以嶂背社区为试点引入第三方机构推进“三线下地”建设工程。对此,市城管局的相关负责人说,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快推进管线下地建设,同时可以平衡各方利益,才不会造成运营商的垄断。
9月11日下午,晶报记者来到嶂背社区嶂背步行街,只见十多位电工正在如火如荼地作业——架长梯,拆外挂箱,剪架空飞线,这是他们最近不断重复的一套动作。电工陈忠说,由于当天早上下了一场雨,他们还特意加派人手前来赶工,“最近天气不好,多台风,容易引发安全隐患,居民与街道都要求我们加快进度,甚至有房东说,如果你们不来剪,我们就自己剪。”
信息首发:深圳在崛起 将建地下空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