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些城中村的村二代最有钱!百套房产不稀奇
如果在深圳地图上将各个城中村标出,就会发现它们就像是深圳这座高速发展经济体上一个个被分割出来的“孤岛”。村民百套房产不稀奇,房租普遍月入十万。一般而言,普通深圳原住民家都拥有一到两栋七层楼房,面积大约2000至2800平方米左右,如果按目前深圳产权均价每平米2万元计算,普通家庭资产最少应在4000万元规模。在城中村,相貌平平的老太太都可能是“地主婆”!据悉,深圳90后的"原住民"100年内都不用担心没房住……
岗厦村。岗厦位于中心区的东南片区,是深圳福田中心区内的城中村,2009年,岗厦村启动拆迁,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岗厦村500多栋楼房的主人集体跨入千万富豪之列,而亿元也同样不乏其人。高额的补偿方案,加上众多村民赶在拆迁之前疯狂的抢建,使得村民获得了“几辈子也花不完”的巨额财富。现在的新岗厦定位成深圳市中心区CBD的商务配套功能区,为中心区金融、商贸、信息、文化、会展等产业服务。
南岭村,由过去人称“鸭屎围”到今日尊奉“第一村”。外来务工人员除了不享受村里面年终股份分红外,村民每年的外出旅游、宅基地分配,他们都可以“分一杯羹”,还可以住村里免费提供的三室一厅居室。村里考上大学的对考上大学的学生一次性给予1万元补贴,每月再发放生活补贴500元,可奖励50万,而对于高中没毕业的村民,不仅不分配工作,还不享受村里的分红。
蔡屋围。地处深圳金融中心的蔡屋围老村,蔡屋围村村民人均分红超过7万元,为深圳全市分红的股份合作公司,每个家庭年分红收入超过50万。更让深圳白领一族羡煞的是,每户村民因拆迁补偿10至20套住房,一年房屋出租收益高者可进120万元,如此算来,每户居民仅分红加房租一年就高达百万元以上。
城中村原住民出路何在?上沙村:黄伯“其实我们并不是外面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富裕。现在的收入主要是靠两栋房子的房租每月7万多元和村里每人每年的分红一万多元,到现在还没有把房子本钱收回来。前两年建房子的500万元大部分是借的,现在都在还债。全村有600多栋楼,有产权证的还不到100栋,没有产权证的都是违章建筑。要是改造以后没有房子租了,我们真不知道吃什么……”
岗厦村:阿华岗厦村的阿华考入中山大学后并没有看到乡亲的赞赏眼光,因为在村里人看来,他还没有他们的日子过得舒畅。阿华始终看不惯现在村里人的那种生活,“你看看街上,走得最慢的,就是本地人。茶楼里,叹茶叹得最久的,还是本地人。不会打麻将的,大多不是本地人。有看书习惯的,几乎都不是本地人。钱来得太容易,他们就不去努力赚钱了。”他说改造城中村还是要用双手和头脑创造财富……
也许不久后的某一天,深圳的城中村会完全被现代化的新式住宅取代,这些“城中村”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将会被彻底的抹去……但是,所有住在那里和去过那里人们都会记得,在深圳这座变化日新月异的城市中,曾经有过一片片叫做“城中村”的地方。
皇岗村。皇岗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皇岗的位置得天独厚,在深圳中心区的中轴线上,处在深港口岸的门户位置。1979年,皇岗村集体资产仅有10万元;1992年农村城市化时,股份公司资产达2.68亿元,近年来,皇岗调整产业结构,主攻高端服务业,挑战资本市场,向科技求发展,建成的楼高268米的皇岗商务中心,使集体资产增至60亿。
白石洲村:张兵(化名)每天凌晨4点钟回家睡觉,中午1点多钟起床,吃完中饭后看看电视或者到外面走走松动松动筋骨。到了下午五点钟时便开着自己那辆奔驰车出去,不是和朋友吃饭、打麻将就是在夜总会、酒吧里面唱歌,要不就在桑拿店里洗脚……“我觉得现在的这种生活就像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思考:调查发现,全市近1000名董事长中,初高中生学历达70%至85%,这个习惯于封闭的经营者群体,自身是否真正具备驾驶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财富航母,在复杂险恶的市场大潮中屹立不倒的能力值得关注。
信息首发:深圳这些城中村的村二代最有钱!百套房产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