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内涝点整治 5年内将消除446个内涝风险区
根据计划,5年内深圳将消除446个内涝风险区。据了解,深圳已有140个内涝积水点治理效果显著,达到标准暴雨内不涝不积水,81个易涝区治理后可缓解内涝灾情,积涝影响时间较以往缩短。
这两天深圳频频降雨,深圳内涝点治理的如何呢?
据相关文件显示,深圳计划五年综合整治550公里、新增783立方米/秒排涝设施能力等,逐步消除全市446个内涝风险区。
罗湖一年完成四个项目15个易涝点整治
据了解,早在2015年年初,罗湖区就将草埔西铁路下人行通道处排洪渠改造工程和深南路大剧院段排水管网畅通工程列入四个防洪排涝整治项目,并在同年底完成治理取得预期效果。
据悉,在去年,罗湖区共完成河渠畅通、管网畅通、易涝区排水管网完善以及重点低洼易涝区综合整治,共四个防洪排涝整治项目15个易涝点的整治。经过1年的清疏、改造,15个易涝点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截至目前,罗湖区2016年没有新增内涝点。罗湖区三防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市治水提质工作目标责任书》所列的两个内涝点整治任务(沙湾公路积水点、文锦北路南行田贝四路路口)已组织完成。
海绵城市提升城市自然吸水能力
市水务局介绍,自2014年启动《深圳市防洪排涝整治近期计划》后,各区、新区作为实施主体,多措并举,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268项,整治内涝积水点219处。在2015年多场暴雨中,项目所在区域积水情况有较大改观。140个内涝积水点治理效果显著,达到标准暴雨内不涝不积水,81个易涝区治理后可缓解内涝灾情,积涝影响时间较以往缩短。
接下来在解决内涝积水的问题上,深圳市将以海绵城市建设系统解决城市内涝等水问题。以列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契机,将出台《深圳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贯彻“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技术路线,以24个重点片区带动全市,通过加强部门衔接联动、制度机制创新,严格责任落实和时限要求,加快解决深圳内涝积水、水体黑臭等水难题。
5年内深圳将消除446个内涝风险区
与此同时,各部门全面铺开治水提质攻坚战,加大《深圳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和《深圳市治水提质工作计划(2015-2020年)》的执行力度。在审批、资金、人员等各个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深入实施“宁水”、“柔水”、“畅通”等行动,五年综合整治550公里、新增783立方米/秒排涝设施能力等,逐步消除全市446个内涝风险区。
据了解,各区、新区还相应成立了由排水、交警、城管、消防等专业人员组成的道路积水联合处置队,发生内涝积水情况将联合出动,迅速处置,以最大程度降低社会影响。
此外,治涝还将充分发挥公众作用。深圳将继续实施内涝积水点整治挂牌督办公示制度,广泛邀请发动“两代表、一委员”及社会人士监督治水,切实加快城市内涝治理工作。市民反映强烈、影响范围较广的易涝点都将纳入重点整治对象。
曾经逢水必涝的罗湖区大剧院、草埔西、宝安中心区、107国道、布吉吉华路等易涝点,如今他们的排水能力如何呢?
草埔西:通道不再变“河道”
草埔西铁路下的人行通道连接着清水河村和布吉农批市场。此隧道长不过60米,宽大致5米,内部光线昏暗,从外部看着实在不起眼。但是,这确实是居住在清水河的菜农和村民,前往布吉农批市场最便捷的通道。要不然,从清水河村绕道泥岗路、再上洪湖立交,到布吉农批市场大概需要花上一个钟。
曾经的草埔西地下通道,一遇到下雨天,隧道便成河道。雨量小时,穿上雨靴,卷起裤管,可以“捞鱼”;雨量大时,一米多深的水完全可以“摆渡”而过。在2015年以前,附近的菜农对这条“小道”最多的印象便是内涝的“重灾区”。
2015年初,罗湖区环保水务局投入近200万元,解决区域内涝问题。
罗湖区三防办相关负责人称,草埔西铁路下人行通道处排洪渠改造工程,共铺设了1.2米钢筋混凝土管400多米,新建雨水口15个,修复渠道,明渠管道清淤等。据悉,工程已在2015年底完工,今年上半年的多场暴雨期间,该区域没有再出现内涝问题。
深南中路大剧院:增设雨水箅子
深南中路大剧院段是深圳城市发展的缩影,地王大厦和邓小平画像等地标,不仅见证着一座城的繁华,还经历了一场场暴雨的洗礼。多位市民反映,前些年,大剧院路段雨水难排,雨量大时,雨水会没过轮胎。去年“5·11”暴雨来临时,亦出现过积水阻断交通的问题。
在发现问题后,罗湖区水政执法大队联合市水务集团对地铁工地现场排水管网改迁进行调查并责令整改,并完善工程措施规范排水系统,设立沉沙池。市水务局还紧急对深南中路下方管网进行排查清淤。
与此同时,罗湖区三防办结合排涝整治情况,增设雨水箅子,新建双箅雨水口和连接管,并会同市水务集团清疏深南中路下方的市政排水管网……在一项项整改措施后,经过2015年“5·20”、“7·24”以及2016年多场暴雨检验,该区域暂时没有因内涝而造成交通中断。
信息首发:深圳内涝点整治 5年内将消除446个内涝风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