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圳地王层出不穷,原来是因为这个死结!
上海、深圳连续出现地王,引发了公众对于一二线城市楼市泡沫的极大担忧。究其原因,普遍共识是在货币宽松的大背景下,而追逐利益的本质更导致了资本“脱实向又虚”义无反顾。不过,站在地产商的角度,昨天新华社的一篇报道可能又多了看待问题的一个视角:至少在“十三五”期间,地产商争抢地王的选择或许是对的。
新华社这篇消息指,“十三五”全国新增建设用地同比将减少约669万亩。即在节约集约用地要求下,面对“去库存”任务,“十三五”时期全国新增建设用地将比“十二五”减少约669万亩。
据悉,“十三五”时期,随着国土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将控制在3256万亩,有效保障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与基础设施、民生改善、新产业新业态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项目用地需求。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鞠建华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系统提供了3925万亩新增建设用地,“十三五”期间比“十二五”期间有所压缩,是为了更好地盘活存量。
这篇消息透露出了新增建设用地减少的两个指导思想:一是推动“去库存”,二是更好地盘活存量。在“去库存”的背景下,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减少669万亩意味着什么呢?意味各省市的土地供应比“十二五”期间减少高达17%。目前尚不知道各省市减少的幅度各是多少,但就17%这一幅度本身而言,未来对各地楼市的影响将是十分明显的。
国内楼市调控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家太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目前,在去库存任务较大的三四线城市,别说减少新增土地供应,有些地方实际上已经停止供应土地。但在一二线城市,土地供应本来就日趋紧张,如果在此基础上继续减少新增建设用地,那么土地价格只能继续飙涨。换言之,任正非所说的工业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将会在一二线城市越发普遍地出现。这一趋势,或许就是一二线城市地王层出不穷的根本原因。在地产商看来,土地已经不是价格高和低的问题,而且也不是位置远和近的问题,而是有和无的问题。
因此有人断言,以北京为例,已经不存在加大土地供应的可能性,四环3年内将奔20万元。
或许,这真的是一个死结。
信息首发:上海深圳地王层出不穷,原来是因为这个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