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小学又革新 教师:由学校评聘 校长:采用职级制(2)
另外,文件也对评聘的过程监督提出明确要求。比如要成立监督委员会,负责评聘全过程监督和异议处理等。
校长试行职级制共设9个等级
校长职级制共设9个等级,自上而下分别为特级校长、一级校长、二级校长、三级校长、四级校长、五级校长、六级校长、七级校长、八级校长。正校长对应特级至四级校长,副校长可对应四级至八级校长。其中,特级校长不超过正校长总岗位数的3%,一级校长不超过正校长总岗位数的7%,二级校长不超过正校长总岗位数的15%。四级副校长不超过副校长总岗位数的20%,五级副校长不超过副校长总岗位数的30%。
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分别成立中小学校长职级评定委员会,负责对校长职级进行评定。市评定委员会负责对全市二级以上正校长、四级副校长和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校长职级的评定。区评定委员会负责对本区三级及以下正校长和五级以下副校长职级的评定。
年度考核为基本合格的校长,降低一个职级。年度考核为不合格的校长,撤销职级并予以解聘。四级正校长和八级校长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及以下的,撤销职级并予以解聘。市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中小学校长交流办法,鼓励优秀校长向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交流,提升教育质量。在职级工资方面,政府将结合校长职级制改革,完善校长工资分配办法。
官方认为,通过建立校长职级制,可淡化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破除不利于中小学校长跨校交流的制度障碍,建立以治校能力和实绩为核心的评价激励机制,促进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化发展。
各方观点
赞成:可调动教师积极性
有校长认为,改革的主要思路,就是淡化职称与岗位直接对应,有职称和无职称的教师符合评聘条件的,均可参与职务(岗位)评聘,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把原由政府主导的 评 和学校主导的 聘 ,都下放到学校,可发挥用人单位自主权。
担忧:校长担心矛盾下移
福田中学一名郭姓教师说,评聘合一肯定是好事。 但是否会滋生新的腐败呢?一些和学校领导关系好的老师或者位居中层的老师会不会有捷径呢?谁来监管,如何监督保证公平透明?
南山区一名中学校长说,改革的弊端是将矛盾下移,使本来就比较微妙的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更加复杂化。该校长认为,教师的工作不好划分等级层次,学校评聘的权力越大,校长难以控制的矛盾就越多。
把行政管理手段用到学校管理上,只会越管越乱。 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直属学校校长也认为,改革可能会给学校制造更多的矛盾。
信息首发:深圳中小学又革新 教师:由学校评聘 校长:采用职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