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成骗局重灾区,这些坑你要小心
资本都是逐利的,而用钱来生钱又是最快的盈利模式,于是乎,自金融行业成立以来,发展的勇猛势头就从未停歇过。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P2P尚未拉下帷幕,这边消费金融的集结号就已经被吹响。从有品牌有背景的还呗、京东白条、分期乐到直踩法律法规红线的裸条、某些大学生借贷,无论它们的名字如何改变,但其本质就是一种小额贷款,瞄准的也无一例外就是众多嫌弃银行贷款手续复杂,放款难度大,但其又急需用钱的借款人心理。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拿贷款的渠道也变得多种多样,撇去银行之外,还有小贷公司、P2P平台、互联网电商等等。而有弱点的时候就容易留下空子和漏洞,于是乎,各种各样的挂着小额贷款名号的借贷公司,也就成了诈骗的重灾区。为了提醒大家注意自己的资金安全,以下就为你拆招解招——小额贷款骗局的各路招数:
骗术一、凭身份证即可贷款
不少小额贷公司甚至是信用卡公司,会在打的广告是大放攫词,称“仅凭借贷人的身份证,就能实现贷款”,这里大部分指的是信用贷款,也就是无抵押贷款。但当你按照它的步骤操作,或者是进行深度咨询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事实上仅仅只用一张身份证,是不可能成功进行贷款的。
一般的无抵押贷款,都需要借款人提供一定的收入证明,且证明工作的性质是比较稳定的。因为借贷是一家商业机构,而贷款则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做好风控,保证贷款质量的优质,减少坏账,才能够使公司得以生存西区。因此,是不会存在不去考察借款人的贷款资质,就进行放款的情况。优良的信用状况、稳定的工作状况,甚至是工资发放的形式等等,都是一般小额贷款会考察的条件。
“仅凭身份证即可贷款”为虚假信息,验证完毕。
骗术二、我们银行里有人
首先要注意的的是,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流程都是相当严格的,甚至每家机构都有着自己的一套准则及风控措施,就算在银行有何“熟人”,也是不可能作保证的,认识银行行长也没有用。
之前就发生过这样的案例,想要贷款的A先生,通过一些小广告找到了某家小贷公司。该公司对A先生说,他们在银行里有从事相关业务的熟人,可以快速地为其办理所需的贷款业务,而且可以获得很低的利息。A先生不疑有他,随即就向这家公司缴纳了3000元的“服务费”,但自此之后,A先生不仅没有拿到此公司所承诺的贷款,并且这所谓的3000元服务费也从此石沉大海了。
骗术三、无需任何抵押,保证放款
只要百度一下,在推广的部分,就可以看到不少小额贷公司的网上广告都宣称着: “不要担保、无需抵押、保证放款”。这些小额贷公司,就是利用这些虚假广告,去将那些无法走银行正常借贷渠道,又急需借钱贷款的人引入骗局。借款人在看到这些广告的时候,请仔细思考一下,这类型的贷款不用抵押也不用担保,利息也显得相当“合理”,表面看上去几乎不设立任何贷款条件,还打着一定放款的承诺。又没有门槛又不是放高利贷,世界上能有这样的好事么?这种充斥网上的无抵押贷款也多为骗局。
骗术四、先付保证金
有些小额贷骗子公司,会在审核完借款人的贷款资料后,要求借款人预先支付一个月,甚至是一季度的利息作为这笔贷款的“风险保证金”。但当借款人在支付了这一个月的“风险保证金”之后,骗子也就即刻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骗术五、极低的利率
如果你收到“3万至10万元的小额贷款,利率仅为1%”等类似的短信,就需要警惕,这或许不是银行的优惠政策,而是一个诈骗陷阱。受害人B先生在多次找银行贷款未果时,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为“×集团在本市为资金短缺者提供低息贷款(季度息6%,年息10%),小额无抵押,有意请致电××”。抱着尝试咨询一下的心态,B先生拨通这个信息里的电话号码,结果一脚踩进了骗子的圈套。骗子诱导B先生将一个季度的利息先汇进指定账号,称这样第二天办完手续就可直接拿钱,结果当然这笔钱也是有去无回了。
骗术六、办理新银行卡和开通手机银行
骗子抓住了工行和建行可以进行卡卡转账的漏洞,会让借款人先各开通一张这两家银行的银行卡。而当借款人在按要求办理了银行卡和开通手机银行后,骗子则会以检查还款能力的借口,要求借款人在其中一张银行卡里存入现金,并报出此银行卡号。当你可能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存进这张银行卡里的钱就已经通通不见了。
骗术七、合同传真即可,无需见面
C先生在浏览网页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一条广告。此广告声称在他们公司办理贷款手续非常简单,无需当面办理即刻申请到数万至几十万元贷款,公司名字为“××小额贷款有限公司”。C先生抱着试试的心态去跟此公司咨询后,从对方那边传真了一份“贷款合同”,当C先生把合同签署完毕后,对方又要求找担保公司担保,并且是此小额贷公司指定的担保公司,于是C先生又给了一笔“担保金”后,才猛然发现自己被网上贷款的不法分子给骗了。
以上各种各样的案例及骗局警惕各位,在申请小额信用贷款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不要盲目相信一些低门槛,低利息的广告宣传,尤其是在贷款过程中需要进行转账操作的,要慎之又慎。
信息首发:小额贷成骗局重灾区,这些坑你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