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获物理突破奖 王贻芳是谁?为何获奖?
科学界第一巨奖,科学突破奖,中国科学家王贻芳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精确测量了其振荡幅度,自此,中国科学团队王贻芳实验团队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王贻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11月9日上午,2016 年 " 突破奖 " 颁奖仪式在美国加州圣何塞举行。中国科学家王贻芳作为大亚湾中微子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获得 " 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中国获物理突破奖
由俄罗斯富翁 Yuri Milner 领衔资助的 " 科学突破奖 "(BREAKTHROUGH PRIZES)11 月 9 日揭晓 2016 年获奖名单,此次颁发的 奖项有生命科学突破奖、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数学突破奖、物理学新视野奖、数学新视野奖以及青年挑战突破奖。" 科学突破奖 " 单项奖金高达 300 万美元,远超诺贝尔奖,堪称科学界 " 第一巨奖 "。
?在生命科学突破奖方面,共有 5 位科学家获奖,每人各获得 300 万美元奖金。他们分别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 Edward S. Boyden,美国斯坦福大学的 Karl Deisseroth,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 John Hardy,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 Helen Hobbs,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的 Svante Pääbo。他们的研究领域涉及光遗传学、阿尔茨海默症、心血管及肝脏疾病、古 DNA 测序等。
?在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方面:共有 5 个团队获奖,将均分 300 万美元奖金。他们分别是:由王贻芳领导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由 Atsuto Suzuki 领导的日本 KamLAND 合作组,由 Koichiro Nishikawa 领导的 K2K 和 T2K 长基线中微子振荡实验,由 Arthur B. McDonald 领导的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台,由Takaaki Kajita 和 Yoichiro Suzuki 领导的超级神冈探测器合作组。
?数学突破奖则授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Ian Agol,奖金 300 万美元,表彰他在低维拓扑和几何群论方面做出的贡献。
王贻芳:新中微子振荡模式
中微子,以近似光速运动,悄无声息地自由穿行于地球,难以捕捉,有人称它“幽灵粒子”。但中微子却是构成物质世界的12种基本粒子中人类了解最少的一个, 也是破译宇宙起源与演化密码最重要的钥匙。
19年来,研究中微子,已成为王贻芳的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不久前被评上中组部“万人计划”杰出人才,还是当选为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这种生活方式波澜不惊。
2012年3月8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王贻芳宣布,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首次精确测量了其振荡幅度sin22θ13,开启了未来中微子发展的大门。
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赵光达院士曾表示:“大亚湾实验的结果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不仅使我们更深入了解了中微子的基本特性,也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进行下一代中微子实验,以了解宇宙中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现象,即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
王贻芳简介
王贻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副主任,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理事长,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副主席,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委员,全球华人物理学会理事。
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92年获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工作。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1年2月回国,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1984年5月,即将从南京大学毕业的王贻芳来到上海。在这里,他将参加丁肇中面向全国招收高能物理研究生的面试。
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的王贻芳第一次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导师——丁肇中教授。
毫无疑问,王贻芳获得了丁肇中的青睐。随后11年,从1985年到1996年,他在丁肇中的指导下研究高能粒子,参与L3实验。这为他以后从事中微子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丁肇中的L3实验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中心,那里拥有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在L3实验组,王贻芳展露了物理天赋:一年时间内发表3篇论文;1990年出任“新粒子寻找组”组长,在所有L3实验物理分析小组组长中,唯有他是一名学生;1991年,在被L3实验组内部认为是不可能的情况下,精确测量出了陶轻子的极化。
信息首发:中国获物理突破奖 王贻芳是谁?为何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