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呼声高被定为改革方向
国有呼声高被定为改革方向
“去年市政府就承诺,说要改革公交车运营体制,我那时候还很期待,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什么进展。不能让公交车私人化,要让公交往公益化方面发展。”东莞市政协委员、虎门中学老师陈丽敏指出,政府不能再对承诺无期限地拖延下去,要改就要彻底地改革,最好是能将公交“收归国有”。
东莞公交到底是姓“公”还是姓“私”,历来是人们关注公交改革的焦点问题。从3年前交通部门放出改革之风起,官方和民间对“收归国有”的呼声一直占据上风。“公交要多考虑公益性,完全靠市场是解决不了的。”曾任东莞市教育局局长的杨晓棠这样认为。
去年8月,副市长吴道闻就曾透露过,东莞公交体制改革将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监督”三方面入手,相关部门已提交了两套改革方案,供市委、市政府审批。
黎达潮首次透露“国有控股”,令人嗅出了东莞公交改革的方向。“看来‘收归国有’已成大势,关键就看怎么收、按什么步骤来收的问题了。”业内人士指出。
观点
市民质疑:让民营参与是否走老路
“东莞公交行业依靠市场投入,才实现了快速发展。”黎达潮认为,民营企业在东莞公交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功不可没”,但目前已经无法满足市民对出行的需求。“毕竟民营企业是以利润为目标的,要他们承担公益任务是不现实的。”
对于东莞公交改革的方向,黎达潮是这样说的:“经过论证,我们提出了公交体制改革的思路:国有控股、民营参与、群众监督。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
黎达潮口中的“民营参与”和“购买服务”,让不少市民再度产生了疑问和担忧。市民陈小姐提出:“既然改革要收归国有,为什么又让民营参与,这不是又要走回老路子吗?”
实际上,政府购买公交服务,已经在不少城市实现,包括珠三角的另一兄弟城市佛山。2008年9月,禅城区率先在全国推行T C(公交共同体)体制改革。经过两年多实践,禅城区公交分担率从5%升到19.5%;公交服务投诉下降了60%.佛山经验被视为公交改革的成功例子。
信息首发:东莞公交改革首定调:收归国有允许民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