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报道:基层监管不断迎接新挑战
笔者近日来到市市场监管局东门市场和质量监管所采访基层执法人员。一位刚退休的老执法人员笑说:“我扎根基层多年,所里换过三次牌子。”在这位“铁打的老兵”身上,浓缩着大半部罗湖市场监管的历史。现在仍有许多像他这样的市场监管人,多年来坚守执法一线,默默奉献,不断学习,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
步出东门所大门,老东门处处充满着浓浓的商业气息。顺着长街一路走去,宝华楼、西华宫…… 一个个历史性的标志建筑,都是扎根多年的老市场和质量监管工作人员十分熟悉、倍感亲切的地方。据了解,东门市场监管所曾经有过三个名字,最初叫做“蛟湖工商所”,后改名为“湖贝工商所”,直到2010年与南塘工商所合并才改名为“东门市场监管所”。东门市场监管所也从当初东门市场旁边不足300平方米的小楼搬到了1000多平方米的大厦内办公,办公环境大大提升了。
办公条件改变,执法方式也在变化。来到东门湖贝肉菜市场,这是东门市场监管所最初的办公地点。据介绍,1992年到1995年时整个办公室只有一部电话,没有电脑、打印机等先进设备,营业执照只能靠手写,每年2月至3月东门市场所有的档位都需要重新抽签、换营业执照,加上新申请营业执照的店铺,平均每人每天需要写60份营业执照,最高一天需要写70份营业执照,也就是说,当时一名工作人员一个月需要手写2000份营业执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电脑等科技产品使监管所颁发营业执照的工作变得更加规范。一些上了点年纪的资深工作人员,在当时学电脑的时候,可真下了一番功夫,只因学电脑时记忆力不如当年了。如今,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商事登记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方法,商户网上注册后办了电子营业执照就可营业。工作人员进一步转变观念,从“管理型”往“服务型”方向迈进,以适应网络时代带来的大变革,加强后续监管。
多年过去,市场繁华依旧,但市场监管早已换了一番天地。随着大部制改革,基层所监管领域从过去的工商领域拓展到质监、知识产权、食品药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到400多部。“一勤天下无难事”。不少工作人员逐条研读法律条文,结合办案实际认真揣摩,终于成为办案能手。
在一名老执法人员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略显陈旧的新版广告法,里面密密麻麻全是笔记。“我在退休前接到了一位退休人员投诉装修公司的案件,最终根据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对该装修公司处以一万元人民币的罚款。”说到站好了最后一班岗的事儿,他不由自主地笑了,很开心。
《深圳特区报》2018-10-24第A13版
信息首发:《深圳特区报》报道:基层监管不断迎接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