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拟填海28平方公里 加强与香港连接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近日公布的《深圳市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中,提及在2020年前,深圳将在12处填海,涉及面积共28.2平方公里;《规划》亦提到深圳“三轴两带”的城市空间发展愿景。
《规划》详尽披露2016年至2020年深圳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的规划,当中包括在这5年内就12个地方填海,总面积大约28.2万平方公里。填海区域包括广深沿江高速公路二期、前海桂湾片区综合开发、前海滨海休闲带一期、机场三跑道、大空港半岛区、宝安综合港区二期、大铲湾北侧片区项目、大铲湾驳船码头、华南现代远洋渔业基地、大小铲岛码头、大小铲岛码头配套仓储工程和盐田港东港区集装箱码头工程。
此外,《规划》亦提及在“十三五”期间,深圳将以“三轴两带”作为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三轴”包括东部发展轴(罗湖-龙岗中心-坪地、龙岗-坪山中心-坑梓),往南边连接罗湖和香港,往北边联系惠阳、大亚湾;中部发展轴(福田-龙华-光明中心)往南经由皇岗、福田口岸连接香港,往北边联系东莞松山湖;西部发展轴(前海-空港新城-松岗)往南经由深圳湾口岸联系香港。
而“两带”中的“南部发展带”,将贯穿前海、南山、福田、罗湖等核心功能区,目的是打造与香港连接的“国际化都市功能带”,重点发展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北部发展带”则是加强与中山、江门等珠江西岸城市的联系,向东连接惠州和惠东地区,构成区域性产业发展带。
此外,当局将重点发展广东自贸区深圳片区等18个片区,并划定光明中心区等22个“旧(区)改(造)”重点片区。深圳市已完成各类城市更新用地近30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总投资3,500亿元人民币(1元人民币约合0.15美元)。
实际上,填海造地对于深圳来说毫不陌生,如现在的前海、后海中心区、深圳西站、深圳国际机场都是填海而得。据内媒《第一财经日报》不完全统计,深圳建市以来,至2013年通过填海变成陆地的海域至少为69平方公里,超过6个蛇口半岛面积,占全市海域面积6.5%。显然,填海造地似乎已成为解决深圳开发强度日益增大、空间不足现状的主要方式之一。而《规划》中提到的12处填海地,部分亦已在早前公布过,其中包括机场第三跑道。
不过,深圳填海造成的环保问题一直备受争议。2016年7月,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项目的环评报告在网上公布,报告却被批评漠视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另外,《第一财经日报》指出,填海已经令深圳损失了80%的天然海岸线与75%的红树林。深圳254公里的海岸线,只剩40多公里岸线保留未开发状态。2012年出台的《深圳市海洋经济“十二五”规划》,亦曾指出深圳过去海洋开发失误,“在海洋资源利用方面,长期以来过于注重当期经济价值,海洋开发利用密度过大,护海意识相对淡薄。”
信息首发:深圳市拟填海28平方公里 加强与香港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