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场显现生态文明窗口效应
清爽整洁的布局、极具现代化的装饰……这是旅客们到达深圳机场T3航站楼的第一印象,看似简单随意的花草装饰,反映出深圳机场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一角。
据悉,由广东省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机场”)与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计划联合发布的《共建“深圳绿色窗口”合作备忘录》正在紧锣密鼓地完善中,近期即将出台。
这份备忘录旨在抓住深圳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的历史机遇,进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模式创新为突破口,整合资源,辐射区域,打造国家级生态机场,将致力于成为深圳绿色窗口和国内绿色发展建设的典型示范。
政企合作共建,打造“深圳机场绿色窗口”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积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者和引领者,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打造具有“深圳质量”的生态文明。深圳机场作为市直国企和城市窗口,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发挥窗口示范作用的重要抓手,努力建设成行业和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标杆。
在此背景下,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和深圳机场互惠互利,建立全面、稳定的合作关系。据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生态处处长张亚立介绍,双方经友好协商,拟共同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行高效、人性化的绿色机场,共建“深圳机场绿色窗口”,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示范。“双方共建主要内容包括深圳市绿色窗口平台搭建及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成果及创新模式转化推广等方面。”
深圳机场一直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和绿色机场建设融入机场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各环节。据机场相关部门负责人张宇介绍,仅2016年,深圳机场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就达到了1.39亿元,全年共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80余项,并承担了8项治污保洁工程任务。
改革起降模式,降耗减排提高运营效率
截至今年9月,深圳机场共开通国内外客运航线264条,航线网络通达国内153个城市及34个国际城市和地区。目前,深圳机场已进入了全面建设“最具体验式机场”和“最具特色航空城”的新阶段,全力打造“安全领先”“智慧”“人文”“绿色”的大空港。机场的生态文明窗口效应和品牌影响力也逐步显现。
2016年8月18日,深圳机场客机起起落落,这个在旅客看来很平凡的一天,对深圳机场意义非凡。早晨6时许,一架客机缓缓降落在深圳机场的第二跑道,标志着深圳机场迈入“双跑道独立运行时代”。
所谓“双跑道独立运行”,就是将原先的“一起一降”转为两条跑道同时起飞,并由二跑道负责降落的“两起一降”模式。“这一改革标志着我司全年均可以实现航空器独立离场起飞,对深圳机场减少碳排放起到积极作用。”张宇介绍说,实施双跑道独立离场,不仅增加了始发航班正常率,提高了航空器运行效率,还能减少航空器占用滑行道时间,降低滑行油耗,到达污染减排的效果,对绿色机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公司航空器滑行时间缩短后可减少油耗2.66吨/日,预计全年可减少CO2排放3068吨。”
除优化平行跑道运行外,深圳机场还通过强化地面服务保障来提高桥载设备使用效率,达到减少燃料消耗的效果。同时,深圳机场还成立课题组专门研究飞行区飞机滑行路线和停靠机位优化问题,缩短地面滑行距离和时间,推进飞机碳减排。
推进“油改电”,开启“绿色交通”新时代
在现代城市中,机场是用能最密集的建筑之一。巨大的碳排放量不仅源自于飞机飞行尾气排放,也来自机场相关保障车辆。为节能减排,深圳机场积极推进机场车辆“油改电”工作,通过制定车辆“油改电”规划方案、飞行控制区充电桩规划方案,加大新能源车辆的采购以及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项目成为机场生态文明建设的另一大特色,已购置的新能源车辆每年可减少898.8吨CO2排放。
据张宇介绍,2016年,深圳机场公司共有车辆872台,其中新能源车123台,包括纯电动大巴车、纯电动中巴车、纯电动护卫巡逻车等,新能源车辆的采购比例达到14.1%。2017年又启动了26台纯电动小轿车、5台纯电动面包车、3台纯电动中巴车、4台纯电动旅客摆渡车、5台电动叉车购置工作。
为积极响应国家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应用趋势,2016年1月26日,深圳机场首批建设的300个智慧充电桩投入运营,分布在 P1、P2和 P3停车场,每天最大服务能力可达2000车次,全方位覆盖无线充电、有线快充和有线慢充等多种电动汽车充电方式。
此外,在2016年下半年,机场飞行区、公共区域的充电桩设施规划项目也已全面启动。2017年,深圳机场正与深圳供电局通过PPP模式在机场公共区域内部停车场按照20%的停车位的比例建设充电桩,预计2017年底能够完工。届时,深圳机场区域范围内的充电桩数量将突破1000个,助力机场开启“绿色交通”的新时代。
信息首发:深圳机场显现生态文明窗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