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居住停车位缺口176.5万 力争3年内增40万停车位
“停车难”一直是近年深圳交通领域的热点。在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停车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双重约束下,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凸显。
2016年,南山区一个停车场内停满了小车。(南都资料图)
去年底,深圳市发改委启动了深圳停车资源的摸底调研,于今年4月形成《深圳停车大调查工作报告》。10月11日,深圳七个部门联合下发《深圳市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将从用地保障、简化审批、投融资模式、智能化、标准体系等创新模式增加供给、盘活存量,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力争到2020年,全市累计新增40万个以上停车位,实现全市停车数据联网和动态信息发布,率先构建国内首个城市级智慧停车体系。
●划线泊位
相比318万辆保有量存在较大缺口
《深圳停车大调查工作报告》显示,目前全市停车场总量10279个,其中小汽车停车场共9710个,公交类停车场508个,货车类停车场79个;全市小汽车划线泊位约191.6万个(交警登记在册的停车位约110万),其中规划实施泊位164 .5万个,新增合理泊位27.1万个,与全市小汽车保有量318万辆相比,存在较大缺口。
●车位结构
居住类刚性停车供给不足
全市居住类及含有居住属性的混合物业停车场共5203处,约占全市停车场总量的37%;停车泊位约为135.5万个,占全市泊位总数的42.6%。按刚性停车需求设施供给标准(停车泊位:小汽车保有量=1:1),居住类和含有居住属性混合物业的停车泊位总数应达到312万个,相差176.5万个。
●泊位密度
宝安、龙岗等区有待提高
从停车场的空间分布看,宝安区数量最多,为1788个,其次是龙岗、福田、南山,均超过1600个;从停车泊位的空间分布看,福田、南山、宝安、龙岗的划线泊位数较多,均超过30万个;从停车泊位密度来看,福田、罗湖、南山密度较大,分别为0.56万、0.43万、0.34万个/平方公里,宝安、龙岗及其他各区泊位密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设施配置
人工填单计费停车场仍有近1/4
停车设施智能化、信息化、充电桩等的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其中仍采用人工填单进行计费的停车场有1575处,占总数的24 .48%;全市共有694个小汽车停车场建有停车诱导系统,占总数的7.2%。
目标
4个手段构建国内首个城市级智慧停车体系
根据深圳7个部门于10月11日联合下发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深圳计划实现全市停车数据联网和动态信息发布,逐步缓解停车供需矛盾,有效满足电动汽车充电基本需求,率先构建国内首个城市级智慧停车体系,培育一批国内行业领军企业。
深圳将从城市更新加快停车设施建设,对老旧小区、医院等公共建筑进行挖潜改造,公共绿地学校操场进行地下空间开发以及建立车位错时共享机制等4个手段,力争到2020年底,全市新增40万个以上停车位,其中机械式立体车位及其他类5万个,每个区的建设任务从1000至9000个不等。到2030年,成为全国智慧停车产业链集聚城市。
途径
A
降低用地使用门槛
专家:立体化是必然途径,政策突破是挑战
据了解,在我国私营停车场之所以发展缓慢,原因有多方面。根据《物权法》,地下停车场缓坡区、地面建设红线范围外的自设车位、机械设施空间、首层架空层产权归属不清,大大限制了民间资本投资停车场的热情。私营停车场建设还存在停车场用地缺少、审批程序繁琐、融资困难等诸多问题。此外,深圳存在大量城中村等集体用地,自身停车需求大,但无合法途径建设停车设施。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建筑师周劲认为,立体化是解决停车位供需矛盾的必然途径。主要以技术、市场、政策三方面的创新来解决,但是政策方面的突破是一项挑战。
为加强用地和空间保障,实施意见明确表示,在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区域的城市更新项目中应附设公共停车设施,充分利用“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释放空间,增加公共停车设施供给。深圳将降低各类用地使用门槛的政策措施。在审批流程方面,将分阶段、分类明晰流程简化审批。其中医院、学校、广场、景区、交通枢纽、公交场站地在下空间增建停车设施,无须调整规划用地性质,不调整容积率;公园绿地建设立体停车设施,按法定图则简化调整程序办理;居住小区、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利用自有土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利用自有土地,增建立体停车设施且不突破“深标”配建指标上限的,可不改变现有用地性质及规划用地性质。
B
停车也搞互联网+
将各类停车设施分批统一接入智慧停车云平台
在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中,特别提出要让停车和互联网相结合,像停车查询、预订车位、自动计费支付等智能停车方式,这被认为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实施意见提出,深圳将建设智慧停车云平台系统,制定发布全市统一的智慧停车云平台技术标准体系,通过市场、行政、法律等手段将全市各类停车设施分批统一接入智慧停车云平台,推动行政管理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实现全市停车信息全面联网。开展停车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示范,培育发展停车行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开放共享、创新活跃的城市级停车大数据产业,按季度发布停车运行指数,按年度发布停车产业发展报告。
与此同时,通过试点项目示范,加快停车场智慧化标准化改造工作进程,鼓励个人、企业、单位等停车位资源错时共享使用,支持移动终端互联网停车应用的开发与推广,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此外,依托智慧停车云平台,精准分析全市实际停车供需情况和停车资源使用情况,健全停车服务收费形成机制,为优化调整停车收费分区等相关停车调控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认为,所谓城市精细化管理,不能仅仅寄希望于智能停车场,还要扶持路侧电子停车、P+R停车场等项目的发展,而所有的方式合在一起深挖潜力,相关上下游产业被带动起来,就可能在城市变革过程中形成一片新蓝海。
焦点
首次明确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民资准入机制
面对巨大的车位建设缺口,引入社会资金显得尤为重要。实施意见指出,深圳今年将试点在公共停车设施建设领域引入PPP模式,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停车场(库)的开发、建设和经营。
记者了解到,深圳将支持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公共停车场建设,包括国有企业利用公园、绿地、广场、道路、医院、商场周边、学校操场等地建设立体或地下公共停车场。鼓励社会资金采用PPP等方式投资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包括地下空间,通过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共停车场建设。
据了解,目前深圳已按照PPP模式制定了停车设施项目投资建设运营总体方案,今年将推进石岩街道3个立体停车库试点项目建设,为全市停车设施建设探索经验。
“深圳将根据国家要求,建议市级布局的公共停车设施项目和公交机械式停车设施项目,优先采用P P P模式并向社会公开推介。区级布局的公共停车设施项目,各区(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采用P P P模式,促进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将通过投资补助为社会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提供支持,按照深圳目前居住区停车收费标准,考虑1 0年的投资回收期,将提供不高于40%设备采购额度的补助标准。
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薛博认为,投建地下或立体停车场就像造房子一样,建设运营这块蛋糕吃起来并不容易。以一线城市为例,一般200个车位的成本通常高达近千万元。即便按照每小时10元的收费标准,收回成本的周期依然过长。他认为,一旦放开市场准入,停车场实现盈利是必然的。“因为大量的需求就存在那里,停车场的效益问题可以通过优质的价格和服务解决。”
对此,《意见》明晰了对社会资本全额投资的机械式停车设施给予不高于40%设备采购额度的投资补助;利用公共设施建设的立体停车设施项目,允许配建不超过总建筑面积20%的附属商业面积等,以保障投资的经济性。项目法人在取得停车设施经营许可证后,可按相关规定将其整体转让,抵押或质押。同时,允许有条件的停车设施项目设置洗车、保养、汽配销售等增值服务功能;符合广告设置规划和景观要求的停车设施项目,允许设置广告设施。
来源:南都
- 深圳最美公租房朗麓家园租户:室外停车位咋按室内车位收费
- 深圳约160万辆车夜间无规范停车位
- 深圳建设15处立体停车场 可提供6900个停车位
- 香港楼市高不可攀!452万只能买个停车位
- 深圳五月天演唱会不设停车位 200辆巴士免费接驳
- 南山拟取消113个路边停车位 福田罗湖盐田也有调整
- 深圳最大立体停车塔群封顶 可提供500个停车位
- 深圳12万个停车位接入支付宝 还有停车红包
- 深圳清明高峰期将到来 吉田墓园不提供停车位
- 沈阳小区车主私画70个停车位圈地 上地锁摆隔离锥霸占地盘(2)
信息首发:深圳居住停车位缺口176.5万 力争3年内增40万停车位
停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