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融贷:网贷监管框架渐趋完善,监管要注意平衡风险与发展
《暂行办法》推出一年多来,各地陆续出台了P2P网贷备案登记相关监管征求意见稿,表明行业监管已形成制度化。这对平台自身、投资人、监管层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随着银行存管、备案、ICP经营许可证等基本要求的明确,一年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行业和平台积极开展了合规整改,在行业内已经形成了良币驱逐劣币的良好态势,从行业的迅猛生长到监管引导的良性回归,这是一个必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网贷政策监管框架渐趋完善,配套地方措施陆续落地
从被称为“史上最严监管条例”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下发,到银行存管、地方备案等多个细则的陆续出台。过去的一年间,涉及网贷行业的监管政策超过50个,平均下来,几乎是按照“一周出台一项政策”的频率发布。到目前,行业制度上顶层设计和实施细则已初步统一并明确。有业内人士指出,相信未来一段时间,配套的地方监管措施仍将持续落地,一来互联网金融的高风险确实需要强监管;二来,需要通过严格的合规要求加大合规成本,达到“去劣存优”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第三方调研机构公布了一组网贷行业最新的统计数据。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内,退出网贷行业的平台数达到了882家。在这些退出的平台当中,因出现问题而被迫恶性退出的平台数量为225家,良性退出的停业和转型平台为657家,而且这些退出平台中还有47家的贷款余额超过千万。融和贷负责人表示,显然,中国的网贷行业进入了大规模的调整洗牌期,这一系列数字凸显的是空前的监管强化和网贷市场逐步回归理性的行业趋势。
监管既要让行业有发展机会,又牢牢要把控系统风险
但与此同时,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因其本身特点也对传统金融监管提出了诸多挑战。互联网金融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支撑就是技术,大数据分析的长尾效应,但是长尾效应会不会带来垄断问题?如果大数据分析可以真正应用到金融交易当中,解决金融问题,随着而来的问题是,会不会加剧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在分业监管的框架下,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是混业经营,而且有一些已经是系统重要性机构,如何对这些机构进行监管,防范风险,尤其是防范系统性风险,这些都值得探索。
要注意的是,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太松容易引发风险爆发,可能把这个行业摧毁;监管过严就会把很多潜在发展机会消灭掉。在这两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对监管者来说,既要让行业有发展机会,同时又要牢牢把握住系统风险。而对互金平台来说,就是既要求发展,又要控风险。以P2P平台融和贷为例,平台积极响应国家各项监管要求,通过规范化运营、标准化风控,在落实监管、确保用户资金安全方面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也为行业的规范稳健发展作出了贡献。
信息首发:好融贷:网贷监管框架渐趋完善,监管要注意平衡风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