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为何全面“限外”?这是经济向好之下的甜蜜烦恼!
深圳市交警局宣布,8月21日开始,深圳将非深号牌载客汽车(简称“外地车”)高峰期限行区域扩大至全市。9月1日起正式执法,对于违反限行规定通行的车辆,将按照冲禁令予以300元的处罚,并记3分。具体要点如下。
限行时间不变:仍为工作日早晚高峰7:00-9:00,17:30-19:30;
限行外地车类型不变:仍为非本市核发机动车号牌载客汽车;
实施时间:自2017年8月21日至2018年1月31日施行,8月21日至8月31日为执法缓冲期,9月1日起正式执法。
外地车限行区域由目前的“原特区内+部分原特区外地区”扩展至深圳全市范围(高速公路及进出口岸、机场的部分道路除外)。
深圳对外地车进行限行,已有了两次:一是2014年12月29日,深圳对小汽车实施限购的同时,对外地车在原特区内道路在工作日早晚高峰限行;二是2016年4月15日,将“限外”区域扩大到原特区外部分中心城区及道路。此次,则是全面覆盖深圳全市区域。
为何在一年多之后就将限行区域扩大至全市呢?微信公众号“深圳交警权威发布”公布了一下一组数据。
一是外地车总量大,占比高。
2017年,全市路网日均出行外地车数量为60.17万辆,比2016年增加36.38%;占日均出行车辆总数的36.39%,比2016年增加27.55%。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二是外地车本地化使用持续增长。
2017年,日均本地化使用外地小车数量362828,比2016年增加63.23%;占日均出行外地车数量60.3%,比2016年增加19.69%。以2017年6月为例,在工作日往返于莞深、惠深境界线的本地化使用外地车日均为1510辆,环比增加25.62%。
三是平峰化、假日化趋势明显。
外地车使用向工作日平峰时段、节假日转移。这表现在早晚高峰期因受限行措施影响,外地车通行趋于平峰化,其中11时、13-16时、20时通行量较高。另外,周末外地车出行不降反增,周末出行外地车约为57万辆次,较工作日46万辆次增加了23.58%。
深圳市交警局表示,原特区外交通运行逐渐恶化,由以前延绵扩张转变为散状分布增长,而新增住宅面积41%分布于西乡、民治、布吉等二圈层,37%外拓至观澜、龙岗中心等三圈层,亟需扩大全市限外区域范围,从需求端入手前瞻性调控全市交通需求,抑制诱增的越来越多的外地车本地化使用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还是在2016年从深圳办理机动车迁出12.2万辆,2017年已办理机动车迁出109942辆(较2016年同期增长63.78%)的基础上获得的数据。如果不是这样,深圳交通压力将会更大。根据深圳市交警局数据统计,深圳市机动车和驾驶人保有量目前分别达到323.28万辆、376.97万人(较2010年保有量分别增长了103.32%、125.80%),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分别位列第五位和第十位。
深圳交警披露的这些数据,还说明了两大趋势:深圳特区一体化速度在加快,原特区内外差别越来越小;深圳与东莞、惠州同城化趋势也在加速,深圳工作、莞惠居住将成为常态。
交通本质上是经济运行的直接反映。恰逢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深圳市2016年度本级决算报告和深圳市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深圳特区报昨天披露的几组数据值得高度关注。
根据报告,2016年深圳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451.7亿元,总支出3328.7亿元。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增长最快。其中,教育支出148.8亿元,增长64.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69.3亿元,增长38.2%;住房保障支出282.8亿元,增长308%。保障性住房“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安排人才安居集团注资250 亿元。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深圳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30亿元,较上年减少29.5亿元,地方政府债风险处于全国最低水平。
这是2016年的情况,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更加惊人。
深圳GDP增速,创出三年最高。今年1-6月,深圳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709亿元,增长8.8%,是2014年以来上半年最高增速。
县级地域,省级财力。深圳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45.8亿元,按财政部统一规定剔除收入划分调整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2.3%。在全国36个省级财政中排第8位,继续保持经济大省水平的财政收入规模。如果横向比较,这一数据深圳是广州的两倍。
财政支出增幅,全国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深圳市财政支出接近2400亿元,超过2014年全年规模(2166亿元),增幅超过60%,排名全国第一。民生领域是财政支出的“重头”,九大类民生保障支出1678亿元,增长1.8倍,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其中,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3 倍,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8倍。
民生实事,进展达标。今年上半年,深圳12项重大民生工程完成年度任务55.7%,119 项民生实事全部达到上半年目标进度。就业形势良好,新增就业人员3.16万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在医疗领域,建成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一期、深圳大学附属医院、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新院区,年底前可投入运营。教育事业加快发展,34所中小学校新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新增幼儿园38所、普惠园55所。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新开工及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2.25万套、供应1.8万套。
人才引进,大涨三成。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共引进人才10万余人,同比上升30.14%。其中,本科学历57451人,占53.54%,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3336人,占12.43%,35岁以下 96946人,占90.35%,呈现高学历、专业化、年轻化特点。
深圳资金增幅,一线城市最高。今年上半年,深圳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6.81万亿元,在北京、上海之后继续保持全国第三,但增幅为10.5%,在一线城市中最高。
创业活力,居高不下。截至6月底,深圳商事主体达283.5万户,增长24%,实有企业161.1万户,增长21.6%;全社会货运量增长5.1%,比去年同期提高6.7个百分点。初步研判,预计下半年深圳经济将延续“前低后高、逐季攀升”的走势。
总之,从深圳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人才、资金乃至车辆都呈现加快流入的现象,企业效益以及财税收入也全面向好,由此自然反映到交通状况上自然不容乐观。
深圳全面“限外”的根源正源于此。这是经济向好之下的甜蜜烦恼。
信息首发:深圳为何全面“限外”?这是经济向好之下的甜蜜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