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造中国植物“诺亚方舟”
把喀斯特地貌“搬到”市区,让濒死的苦苣苔像远古的时候一样蓬勃生长,300平方米的小天地成为这种植物避风港。把气压、光线调节成野生自然的地貌,就为让某种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濒危的植物回到“原生境”并得以延续。这样的“原生境”在国家基因库的深圳市仙湖植物园活体库有10个,保存了5000多种植物,其中不少是中国乃至全球濒危珍稀的植物。深圳国家基因库主任梅永红日前在仙湖植物园活体库揭牌仪式上介绍,国家基因库的生物活体库是全球第一个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提供资源的平台。“我们试图将生物活体库打造成中国的诺亚方舟,保护和保存世界约30万种植物、百万种动物、近千万种微生物活体资源。”
为不同植物模拟不同环境
仙湖植物园保种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邱志敬介绍,植物的保存有离体保存、组织保存、种子保存等方式,但很多热带、亚热带的植物都不适合,恰恰这一地带的植物种类又是最丰富的,那就需要以活体的形式保存,也意味着首先要提供适合这些植物的环境。引进植物之前,为打造它的生存环境,考察人员会进行调查,然后通过调解基质、光照、通风和湿度等因素模拟出来。需要模拟到何种程度,因不同植物而有差别,有的植物比较“坚强”,模拟到五六成相似就足以让它存活,比如天南星科、凤梨科等。有的植物对生存环境要求比较高,如部分秋海棠科和蕨类植物、苦苣苔的部分种类,需要在相似度达到90%以上模拟生境中才能生存。目前引进来的植物有两成都属于这类对生长环境高要求的。
所以,仙湖植物园为此专门建起了10个模拟不同环境的“保种温室”,收入了热带亚热带大部分植物种类,如蕨类、食虫植物(包括猪笼草、捕蝇草、瓶子草等)、多肉植物类、沙漠植物、天南星科、爵床科、兰科以及一些华南特有植物等。这当中,有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濒危的种类,如桫椤、猪笼草、瓶子草、报春苣苔、秦岭石蝴蝶等。
除了已有保种温室,活体库接下来会有一个恒温房将要开放,恒温房温度大概在20℃,用于保存高山类型植物。
让更多濒危植物安家活体库
2016年,深圳国家基因库成立,这是中国首个国家基因库,也是全球第四个国家级基因库。基因库主要功能是“三库两平台”,三库包括生物信息数据库、生物样本资源库和生物活体库,华大基因和仙湖植物园合作成立的活体库正属于生物活体库中的一个。仙湖植物园负责提供活体材料,进行植物活体保存和管养,华大基因则负责对植物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基因资源和植物密码。
该活体库目前引进珍惜濒危珍稀植物中有1/3是难度很大的,无现成的指引、无可借鉴的标准,需要自己摸索,比如苦苣苔。而一旦引进成功,对科学知识的累积和研究有非常大的帮助。邱志敬介绍,保种中心引进植物主要针对植物类群,而不是针对哪种属于濒危就一定要引进,但可能会在引种时优先考虑珍稀濒危植物,野外常见而活体库里没有的,种子不太好繁殖的类型也会优先。
信息首发:深圳打造中国植物“诺亚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