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后备土地7225平方公里 可做城市建设用地
耕地面积总量少,但有较为丰富的滩涂和浅海区等后备土地资源,富硒土壤资源丰富;地壳相对稳定,历史上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海域油气资源多在珠江口盆地,预测石油资源量为80亿吨……近日,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研究,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图集》正式完成。
2017年3月5日,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发展战略;201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国家发改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确定完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合作关系,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在此背景下,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与省相关部门对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开展跨专业、跨学科、跨部门合作,组织编制了《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图集》。
书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三面环山,三江汇聚,面向南海,且地处海陆交互作用地带,湾区的地质条件优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但区域差异较大,局部存在一些地质问题。
据图集的主编、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秦绪文介绍,近20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广东省相关部门在湾区及其附近海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已查明了区域自然资源的秉赋状况及变化情况、环境地质问题状况,在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自然资料、地质环境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而图集便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而成。
据调查,湾区耕地面积总量少,约7820平方千米,但有较为丰富的滩涂和浅海区等后备土地资源,面积达7225平方公里,可作为区域工程建设、城市建设用地;富硒土壤资源丰富,分布面积为35830平方千米,可占全区面积的64%,优质富硒土壤主要分布在江门、肇庆、佛山、惠州等市。建议:科学合理利用滩涂和极浅海后备土地资源;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积极发展富硒农产品特色产业。
- 房企瞄准粤港澳大湾区 深圳市场显挤出效应
- 粤港澳大湾区迎万亿级基建投资 规划已上报发改委
- 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一中心三网" 将迎万亿级基建投资
- 粤港澳大湾区迎万亿级基建投资 规划初步成型已上报
- 粤港澳大湾区上的璀璨明珠 前海5年变了多少?
-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编制已启动 成效显著
- 马兴瑞: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编制已启动
- 香港房价逆转的信号 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引爆!
- 粤港澳大湾区,能否成为全球第一湾区?
- 粤港澳大湾区格局瞄准世界级
信息首发:大湾区后备土地7225平方公里 可做城市建设用地
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