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锦渡检验检疫局创新进口食品检验监管工作闯出一条新路
文锦渡口岸与香港仅一水之隔,因陆路交通便利,一直是深圳最重要的食品进境口岸。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需求增强,进口食品业务量节节攀升。然而,由于口岸建成时间早,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是制约口岸发展的痛点。为提升通关效率,深圳文锦渡检验检疫局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实践“预申报+快速验放”模式,对检验监管流程进行科学再造,闯出一条进口食品检验监管新路。
以流程再造为核心
目前,文锦渡口岸年进口品种批次达4.7万批,年审核新标签4600余个。面对压力,文锦渡局科学研判,决定以改造流程为突破口,将以往在现场完成全部查验流程和项目的模式,变为提前预审、现场查验、后续监管的分项模式。检验监管时空被相应放大,克服了现场场地小、口岸拥堵的瓶颈。
“标签预审加快了通关速度,也降低了我们的风险和成本,一些标签通过预审后需要整改的可以提前在境外整改,省去了入境后的后续监管环节。”在文锦渡口岸从事食品业务的企业人员张永好说。
通过再造流程,文锦渡局提出并践行“双一承诺”:现场查验一小时放行,检验合格一个工作日出证。陆路口岸避免了货车积压堵塞,而企业也降低了通关成本。
以合理配置为手段
进口食检业务流程通常涉及标签检验、现场查验、后续监管等环节,以往的做法是一人或两人负责整批货物全流程查验,工作效率偏低。文锦渡局根据工作特点,一改“承包制”老办法,将工作模式变更为多人分岗位、分流程、分风险点的配合式查验模式,规范并细化了各岗位职责,不同环节高效率衔接。
“从运输角度看,文锦渡口岸虽然不是最便利的,但文锦渡局的工作质量却是特别好的。比如有些产品由于不符合国家标准没有通过,他们第一时间反馈,让我们及时终止订单避免损失。”深圳洋一食品公司负责人何亚梅说。
2016年,文锦渡口岸进口食品不合格检出率在深圳排名第一。退运或销毁不合格产品159品种批,其中现场查验环节退运或销毁批次占不合格产品的30%。严格的查验营造了公平、规范、稳定的通关环境,文锦渡口岸进口食品经营商、进口食品批次、货值稳步增长。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在进口食品查验窗口,报检员正忙着登记预约信息。上午标签加贴整改好了之后,就可以预约下仓监管。审核合格后一个工作日就能出证,而且不再需要提供整改标签的证据,比之前简单快捷多了。
随时预审、随时报检、随时查验、随时预约下仓监管,这是文锦渡局出台的一项新政策。2016年,共有4052批货物需要后续监管,监管任务重,货物存放分散,监管人力有限。在推动取消企业提供繁琐的标签整改合格证据资料之后,文锦渡局以风险管理为基础,以仓库为落脚点,结合企业信用管理提出“四个随时”,将监管时间穿插于企业进口流程,不另外增加企业时间负担。
为做好监管工作,文锦渡局还定期了解企业经营困难,听取相关建议,用最新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近几年开展的企业满意度调查中,进口食品企业满意度持续居于高位。
“文锦渡局很好地解决了如何平衡进口食品严格把关和快速通关的问题,这种做法很好,值得总结和推广。”3月28日,质检总局副局长吴清海在文锦渡口岸调研时,对文锦渡局的工作成效给予肯定。
信息首发:深圳文锦渡检验检疫局创新进口食品检验监管工作闯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