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20%的P2P平台能生存 被限额市场规模有多大?
自2016年监管细则明确了P2P限额之后,很快P2P平台也开始了合规之路,但总的来说还是在给监管绕弯——接入金交所。有人说,监管部门明确表态将实施“穿透式监管“。也就是说,他们不会管平台售卖金交所拆分后的表层资产包,而是这些资产背后所对接的是否是大额资产,这观点我持保留意见。
每一家想在重围脱颖而出P2P平台,都会想到面临限额的对策。于是有了第一家P2P平台宣布某某平台升级为某某金服,将与金交所合作的资产提出来单独出售,而将小额资产拆出来作为旗下P2P平台的消息。而恰好互联网信息下,模仿永远是最便捷的途径。这意味着在未来几个月,或许将会出现更多的金服,以期再监管实施前达到合规。
将P2P业务拆分升级的这种方式需要基金代销牌照,按理来说绝不简单,但为什么仍然有这么多平台选择这种方式,原因很简单,这是很多平台的唯一稻草。
很多人认为银行存管是P2P最大的门槛,我反而觉得对于P2P平台来说并非难事,虽然目前已经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不多,但仍有不少平台已经拿到了银行存管协议,甚至正在开发中。
现阶段P2P面临最大的问题仍然还是:限额。在校园贷首付贷被严令打压,而供应链金融这种企业间的借款,金额绝大多数都超过了监管限额的100万。那么剩下的也只有车辆抵押贷、消费金融、个人信贷这几种方式了。
先来说最近炒得很火热的消费金融,不少报告都声称这是一个十万亿级的市场,但却没告诉你们在这其中P2P能分到多少羹。在艾瑞行业分析报告中,2017年预计的消费信贷将达到28万亿左右,看起来数字很美好不是吗?但实际上,这其中75%的贷款由房贷提供,17%的贷款由信用卡提供,真正的小额贷款和其他大概占比7%左右,接近2万亿,这个数字想必仍然能让很多人放心——蛋糕还是有的嘛。
接下来,不得不陈述另外一个事实。从2014年开始,绝大多数的消费金融市场份额就已经被电商所占据,另一部分则是网络分期业务,留给P2P的市场份额从2011年的90%下降到2017年预期的10%左右,大概是因为以往专注大额项目导致P2P平台在消费金融领域毫无建树。
这样算下来,P2P能分到的蛋糕仅仅剩2000亿左右,这还是以最大化的估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如果P2P的大额资产被彻底限制,以2016年P2P平台2万亿的成交量,即使加上车辆抵押贷近千亿的市场规模,以及一些小微企业贷和小额供应链金融目前开发程度不超过千亿的规模,最终也只有4000亿左右,也就说仅能容纳20%的平台生存,那剩下的平台何去何从?
现在回到最开始的问题,监管层会执行穿透式监管彻底禁止P2P借道金交所的模式吗?还是会让让拥有基金牌照平台代销金交所产品?
信息首发:仅20%的P2P平台能生存 被限额市场规模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