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的质检报告能信吗?业内称“鱼龙混杂”
“双十一”、“黑色星期五”的电商大战硝烟刚散,“双十二”又接踵而来。又到了“买买买”的时节,商品介绍中的检测报告你敢信吗?
广东质检院相关负责人近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目前来看,将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作为宣传重点,成了不少网商的“规定动作”,委托检测成了商家推广产品的必备过程。以广东质检院为例,2015年该院电商委托性业务增长了11.7%。然而,这种看似可靠的检测证书背后也存在不少隐忧。
当前,电商的红火发展对监管提出了新挑战。在传统监管模式正在加速转型的同时,市场主体也频出自选动作,电商平台将抽检常态化,企业以委托检测等保障商品质量。电商平台上,每个商品详情中必备的“检测报告”几乎成了“标配”。检测报告的含金量与日俱增,同时,检测市场也出现鱼龙混杂现象。
广东质检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井喷的检测市场暴露了几大问题:首先,部分检验报告缺少严肃性和准确性。当前检测机构竞争日益激烈,有作为保障政府行使监督职能的公益性检测机构,也有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民营检测公司,还有进入中国市场不久对中国检测市场虎视眈眈的外资检测公司。检测机构鱼龙混杂,部分检测机构为盈利不择手段,恶性竞争现象严重,使委托检验报告数据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其次,检验只对来样负责和部分检测结果具有时效性导致纠纷不断。另外,同一项目的检测结果在不同检测机构中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某些检测项目由于项目本身的问题或者检测标准问题导致同一样品检测数值不稳定,数值的再现性差。最后,由于检测机构对标准的理解、掌握不同,导致各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有较大差异。
前述负责人说,失误的报告结果极易误导客户和消费者,给市场经营带来质量隐患,同时也会误伤企业,扰乱整个行业与市场秩序,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果。当前,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监督与管理,将检测机构的发展引入规范轨道,同时加强对检测报告的质量的把关,树立检测机构的公信力。另外,将部分草率、不专业、责任感不强的检测机构列入“黑名单”,整顿市场环境,让风清气正的检测生态更好地为网购经济保驾护航。
信息首发:电商平台的质检报告能信吗?业内称“鱼龙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