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存量房不能买卖 一批城中村将改为保障房
深圳土地资源紧张而市场需求旺盛,导致房价高企不下,坊间一直诟病其影响人才引进。今年深圳两会期间,超过50位市人大代表以“从租房问题改善人才引进”或“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缓解人才住房需求”为题提交建议,11月23日,记者从深圳市住建局的回复获悉,“十三五”期间,深圳将开工筹集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40万套、供应35万套,其中面向人才群体供应不少于7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房源的筹集上,深圳将充分挖掘存量资源,不仅与农村自建房合作,被纳入为房源考虑途径,闲置的老旧工业厂房也将改造为集中式人才公寓,一批“城中村”也将被改造为配套较完善、居住有特色的保障房。
深圳近八成存量房不能买卖
深圳近几年房价过快上涨,主要原因是购房需求较大,而住房供应紧张。市规土委提供的数据也可佐证:截至2014年末,深圳常住人口1078万,实际人口近2000万,而红利人口(15—64岁)占比达88.4%,适龄购房人群(25—44岁)占比达50.8%,适龄购房人群远高于北京(35.2%)、上海(29.6%)和广州(39.9%)。而未来5年,深圳可新增用地仅6.08平方公里,通过城市更新的住房供应又周期长,住房供求长期紧张。“2015年以来,深圳新建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从年初的13.8个月下降到今年3月末的6.5个月,接近警戒线。”
此外,与很多城市住房自有率高、大量“房改房”可上市不同,尽管深圳住房总量约5.2亿平方米(1035万套间),但由于占存量住房79%的深圳未确定产权的原农村私房(俗称为“小产权房”)和企业集体宿舍,均基本不能合法上市流转,制约了深圳二手住房的供应规模。深圳实际的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合约仅1.7亿平方米(162万套),约占15.7%。
针对这一现状,深圳市住建局表示,“十三五”期间,深圳将开工筹集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40万套、供应35万套,其中面向人才群体供应不少于70%。“由于深圳土地资源紧缺,政府正充分挖掘存量资源筹集保障性住房。与农村自建房合作的方式,也是筹集房源考虑的途径之一。同时,还将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村股份公司)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将自有用地用于保障房项目的开发建设。”
多层次保障实现“来者有其住”
在保障房来源上,深圳市住建局还表示,将鼓励企业将闲置的老旧工业厂房改造为集中式人才公寓并进行规模化租赁经营,并计划将“城中村”改造为一批安全有保障、配套较完善、居住有特色的保障房;对不影响城市规划,质量与消防满足使用要求的既有建筑,通过长期租赁、依法没收或者征收等方式,将其纳入新增保障房房源。
另一方面,该局将利用地铁车辆段、公交场站、变电站、消防站等公共设施上盖建保障房,并尽量加这一比例。同时,鼓励在新建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时,配建一定比例周转性保障房;鼓励市属国有企业划拨用地和重点科技企业受让用地配建人才住房。
该局还根据不同人才提出不同的保障措施,其中,对高层次人才实行高水平保障,将建设一批90—140平方米左右的人才住房,对这类人才实行定向配租或定向配售。对海外人才、在站博士后和短期来深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提供租住高级人才公寓,符合条件的给予租金补贴。
对中初级人才,则其申请轮候人才公共租赁住房,不受缴纳社会保险时间限制;对新引进人才实行“来者有其住”,采用“先租后买”人才住房的模式,逐步加大对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领域的实用型人才的保障力度;对新毕业大学生则在地铁沿线、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中加大20平方米左右小户型人才公寓的建设规模,也实行定向配租,确保这部分人才的就业和生活方便。
信息首发:深圳存量房不能买卖 一批城中村将改为保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