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最前线:中国式“智能投顾”迷局
你愿意让机器人帮你做炒股决策?你愿意让机器人帮你理财吗?
无论答案是否肯定,智能投顾正不断向你招手。短短几年间,美国诞生了诸如Wealth Front,Betterment,Future Advisor等知名初创公司。国内一大批脱胎于互联网公司、传统金融机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投顾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张沈的第一次创业,就瞄准了火爆的智能投顾市场。他的投顾机器人“小股”的数据库里有180个分析因子,20个标签,从宏观面、技术面、基本面和市场情绪面建模运算,帮助投资者量化策略选股。每天收盘后的下午4点,“小股”开始接受市场上四家数据商的数据, 5点半接收完毕,“小股”开始运行,自动更新股票标签。当用户点击喜好的标签,就可以筛选出符合相应条件的个股。
“在我们app上每天只要花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非常简单。”
尽管宣称获得了千万融资,张沈的这款正在试运营的免费投顾产品前景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对于量化选股投顾软件,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质疑颇多——从获取数据到股票走出较好走势,到确定买卖点,中间存在较大区隔。多数散户对量化指标难以透彻理解,机器人的选股收益也并没有得到长周期的验证。更重要的是,当股票收益向好,用户群大了,如何兼顾市场容量和策略的有效性?他的观点毫不留情——“要真正厉害,早就闷声发大财了”。
与追求阿尔法收益的选股机器人相比,资产配置机器人大行其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市场上已经上线的宣称是智能投顾平台超过20家,准入门槛从百元至50万不等。宜信高调推出了一款投米RA,通过美元ETF,投资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美国债券市场及中国大盘股市场等。
更多智能投顾投向的是国内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在基金销售牌照下做智能投顾最为合规,门槛也很低,但这类基金经理更换频率快,对投资能力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璇玑CEO郑毓栋表示。
投米RA王福星对行业短期持谨慎态度,“短期来讲市场上很难达到规模效应,企业也很难做到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不规范的P2P平台摇身一变,成为了投顾市场的重要玩家。业内不乏担忧,智能投顾很可能会成为问题平台掩盖资金池、模糊资金去向的借口。“智能投顾最后如果出问题,它不在于智能出问题,而在于使用智能投顾的人出了问题。”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俞智渊说。
机构投资者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中国目前缺乏智能投顾大规模兴起的土壤。需求端,私募债违约点燃了理财市场信任危机,散户们直接跳跃到相信机器人做主理财,跨度太大;供给端,人才匮乏导致目前并没有强技术壁垒的团队。原子创投投资总监赵旸表示,“代码还是人写的,哪个产品佣金高,在算法里面推荐的概率可能会更高一些,这操作起来很简单,没有技术壁垒”。
行业中一位大佬对记者表示,“我不能在镜头前说,但是风险,这里头全是风险”——是的,当美国经验运用于中国实践,很可能水土不服。
信息首发:金融科技最前线:中国式“智能投顾”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