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价迎来致命“杀手”:新增房源33年才能卖光?
6月15日,深圳市公布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亮点很多:
将新增填海面积50平方公里;通过拆除重建实现用地供应约12.5平方公里;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加快建成起步区30平方公里城市框架。
由于文件并未明确规定填海面积不能开发住宅(空间开发工程包括地下空间开发、填海工程、拆迁安置等),那么试想一下,如果50平方公里全用作商业住宅开发,以容积率4.0计算,将会有两亿平方米的供应体量!
以2015年深圳新房销售面积660万平方米计算,这些体量够卖33年!
这么一来,高价拿地要小心了!
5年再造5个蛇口
6月的第一周,深圳7天之内诞生2个地王,这样的节奏不说后无来者,但至少是前无古人:
6月2日,广州方荣和中国电建82.9亿拿下龙华地王,楼面地价刷出56781元/平方米,3年后龙华房价或逼近10万/平方米;
间隔不到一周,龙光140.6亿以拿下光明新区地块,晋级深圳总价地王,预计未来入市售价将超过5万/平方米。
“这一切还不是地荒给闹的!”有开发商就感叹。
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深圳,城市更新释放的土地面积,占比近76%。假设容积率为4.0,未来五年将会有2360万平方米的住宅供应量,约30万套商品住房,平均每年供应472万平方米,约6万套。
但预计“十三五”期间,深圳商品住房需求将达到89.8万套,其中一手新增商品住房购房需求约4400万平方米,共计55万套,深圳住房是明显的“供不应求”。
而深圳可以说是一线城市中可开发面积最小的城市,“十三五”期间计划供应住房建设用地800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用地590万平方米,包括新供应用地40万平方米,城市更新用地450万平方米、征地返还用地100万平方米。
所以,深圳“填海造地”的脚步从未停歇,至目前已填出约69平方公里的陆地。而这次政府公告又披露称,还将新增填海50平方公里。
50平方公里的新大陆,几乎等于5个蛇口半岛的面积!
如果50平方公里全用作商业住宅开发,以容积率4.0计算,将会有两亿平方米的供应体量;以2015年深圳新房销售面积660万平方米计算,这些体量够卖33年!这才是抑制深圳房价狂飙、地王频出的“重锤利器”。
向都市圈要空间
深圳还有一把利器——发展都市群。
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就表示,未来10年,中国预计将新增1.7亿城镇人口,但容纳城市新移民的主要地点,可能不再是特大型城市,而是位于发达城市带范围内的卫星城镇。
打造都市群的核心在于轨道交通。6月3日,发改委公布了《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进一步确认了未来城镇化将向城市群方向发展的趋势,提出加快打造都市圈交通网。
在珠三角,早在2009年,深圳、东莞和惠州就签订了《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深圳、东莞、惠州规划一体化合作协议》等一系列合作协议,提出建设1小时交通圈,及“四纵两横一支”的线路规划。
上述公布则显示,未来五年,深圳将投资2213亿元,建40个项目轨道交通项目,总投建成广深港客专深圳至香港段、穗莞深城际,加快赣深客专、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沿海客专规划建设,尽快启动深惠城际等前期工作,研究布局深圳对外国家铁路新通道等。
上述计划也提出,加快推进深莞惠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预留交通、电力、燃气、通信、污泥、垃圾、防洪等重要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廊道用地,完善跨区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促进区域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邦爷认为,深莞惠都市群的目标就是实现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形成类似硅谷一样的打破行政区划的“想象中的共同体”,释放出更大的地区活力。
随之,深圳向东莞、惠州等临深城市的产业转移早已开始,华为生产终端的搬迁还引发各界对于深圳高房价逼走华为的争议;随着轨道交通的通达,下一步将是人口向临深城市的大规模转移,为都市圈开发带来巨大契机。
来自世联行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5月间,深莞惠的新房成交面积分别是207、450、1275万平方米,莞惠两地是深圳的数倍;并且,在深圳房价趋于平稳之时,东莞、惠州的房价分别同比上涨30%和20%。
所以,接下来开发商的拿地策略要有所调整,应该在大深圳都市圈的范围内考量每一块土地的估值,扫描临深城市的潜藏机会,而不是死扛深圳,争抢地王,毕竟高价地意味着高风险。
信息首发:深圳房价迎来致命“杀手”:新增房源33年才能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