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呼之欲出
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主持召开市东进战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确定罗湖区成为市东进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至此,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正式搭上“东进快车”。
5月9日,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区长聂新平将这一重大利好迅速传达贯彻,并要求全区上下凝神聚力研究落实《深圳市实施东进战略行动方案(2016—2020年)》及相关配套方案的整体思路、推进机制和工作举措,以加快“融入东进”、更好“服务东进”。贺海涛、聂新平表示,下一步罗湖要牢牢把握“东进”历史机遇,进一步深化政策研究、完善工作机制、梳理重点项目、做好沟通对接,把难得的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具体项目和实际成效,推动罗湖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打造精致、精品、精彩罗湖,为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作出新贡献。
在此次罗湖东进的“诸葛亮会”上,大家的思想达到了空前的统一:东进战略是深圳贯彻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和省委省政府振兴粤东西北战略的主动作为,是市委市政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罗湖在新时期实现“凤凰涅槃”的重大机遇。罗湖决不能自满于“双中心”定位,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发展成绩上睡大觉,而应以更高的视野、更强的历史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争当东进战略的先锋城区。
罗湖“入东”的三个理由
打开深圳行政区划图,罗湖地处全市中心、东进“咽喉”,是盐田、坪山、大鹏、龙岗等地区通往市中心的要道,在全市发展全局和东进战略中的重要性,一目了然。
贺海涛、聂新平向记者详述了罗湖“融入东进”的三个理由。他们认为,中心区不是规划出来的,而应当不断强化城区功能。在兄弟区“万马奔腾”的态势下,老城区罗湖如果拘泥于“中心区”的定位而无所作为,就可能会陷入“东不成,西不就,中不稳”的尴尬境地。面对“十三五”深圳东进的战略机遇,罗湖必须把握机遇,当仁不让,乘势而上。为此,区委区政府向市委市政府主动请缨,最终使罗湖成为市东进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事实上,罗湖这次能顺利跻身“东进战略”,绝非偶然。
首先,从全市交通通道来看,为了推进东进战略,未来五年市委市政府将在罗湖实施一揽子交通提升解决方案,包括规划建设东部过境快速、春风隧道、沿一线、坂银通道等干线交通,建设地铁2号线三期、8号线一期等轨道交通,这些项目将是“东进”的重要战略通道,也凸显了罗湖作为“东进”枢纽的重要区位。此外,罗湖2018年还将开通莲塘-香园围口岸,将成为深圳物流“东进东出”、连通香港、辐射国际的又一重大枢纽。
其次,从全市产业布局看,罗湖区以服务业为主,第三产业占比超过95%,其中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均超过70%,这一产业结构正好与“东部四区”相辅相成、互惠互利。而且,罗湖的发展定位于先行先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通过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和消费升级战略,未来罗湖可以为“东部四区”及更广区域提供服务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有助于“东进”战略的产业衔接和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从罗湖自身发展看,近年来受土地资源难以为继、产业空间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老化等影响,罗湖发展有一定程度的放缓。去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罗湖开展城市更新改革试点,为罗湖打破瓶颈、打开空间创造了重大机遇。罗湖的二次开发、大规模建设和市里实施东进战略恰好同一时机、同一波段,吸纳罗湖参与“东进”战略,可以在促进罗湖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为全市“东进”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消费引领:做大做强“金三角”
曾几何时,以万象城、人民南、老东门合围而成的区域被誉为罗湖的消费“金三角”。如今,在“东进”的旗帜下,“金三角”的概念又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万象城拓展到整个蔡屋围片区;老东门与华润置地入主改造的湖贝片区连为一体,体量翻番;人民南要实现与罗湖口岸与火车站的有机衔接,积极发展新兴消费业态,打造全新的体验式城市综合体。此外,在“互联网+”的大潮下,罗湖区政府正在对全区的消费业态进行引导和调整,并把老东门的新一轮改造列入议事日程,以做足消费大文章,更好地服务“东进”。
聂新平表示,十三五期间,罗湖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着力开展消费型经济发展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罗湖将紧抓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充分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的政策契机,重点打造以蔡屋围、湖贝、人民南“金三角”片区为核心的新兴消费集聚区。通过城市更新集约开发建设万象城周边地区,打造代表深圳形象、媲美国际一流的城市地标建筑群,提升蔡屋围金融核心区和高端商业集聚区功能;以湖贝片区统筹更新为契机,建设新型商业综合体,与东门传统商业旺区衔接,构建多样化的商业空间,创造全新的购物体验,打造东部消费新支点;加快人民南片区功能提升,重点发展中高端商业和娱乐服务业,打造深港两地知名商业品牌集聚区;推进贯穿“金三角”的布吉河功能改造和景观提升,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市民滨水空间、创意休闲走廊和时尚商业带。
创新驱动:规划建设大梧桐新兴产业带
近期,贺海涛、聂新平主持会议,专题研究了罗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建设东部高新区的相关工作。其核心就是要打造“东进战略”重要科技创新走廊——大梧桐新兴产业带, 融入全市新兴产业发展体系,提升基础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推动大项目、大企业、大空间战略。
大梧桐新兴产业带西起银湖山,沿泥岗路、布心路向东延伸,辐射清水河、东晓、布心片区,沿罗沙路东至莲塘。城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产业用地约200万平方米,将与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罗湖腹地形成错位发展。其产业布局主要有互联网(电子商务)、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机器人可穿戴和智能装备等。
目前罗湖的莲塘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富基珠宝电商产业园、C33创新产业园、九明电商园、产业互联网、跨境电商产业园等8个建成园区位于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内,产业带产业空间充足,配套成熟,产城融合,已聚集新兴企业近1000家。2017年前,产业带内将有9个城市更新项目完工,释放产业空间63万平方米。此外,产业带内政府可控用地约25万平方米,包括玉龙新村棚屋区改造及垃圾填埋场14万平方,清水河垃圾处理厂5万平方,清水河回收用地约4.5万平方等。
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将规划建设形成一校(城市联合大学); 三谷(天谷,智谷,创谷);多园区(战新产业总部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园,健康体验展示基地,海外人才离岸基地,互联网总部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的战略布局。
一校:罗湖区政府与深圳市中营都市设计研究院签署框架合作协议,与第三方(城市更新主体)共同打造“深圳国际联盟城市大学”项目。“城市大学”是近年来国际特大城市教育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以科研教育为引领,通过与城市、产业相融合,打造新型教育创新平台和产业研发基地。“城市大学”秉承的“校城融合”办学理念与罗湖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和城市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将在银湖片区落地。
天谷:选址清水河,是片区重大核心引进项目,已对接卫星应用核心企业——中科遥感、中兴恒和(北斗)、协同通信、亚太卫星,这些企业均已提出落户发展计划。
智谷:位于东晓布心片区,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综合产业集聚区。包括工业互联网产业园 、水贝珠宝广场即中华自行车厂项目,布吉农批市场改造项目(拟打造信息技术总部基地)、布心工业区及金威啤酒广场城市更新项目等。
创谷:莲塘片区已确定为深圳莲塘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以互联网及其延伸产业为核心,坚持创新、创业、创客、创投理念,打造“四创联动”示范园区。包括互联网产业园(一期已封顶),高新技术产业第一园区(已建成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富宝化纤厂(已列入城市更新项目),鹏基工业区(规划打造互联网产业总部基地),港莲及第七工业区(规划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
聂新平表示,罗湖“融入东进”将以一校三谷为核心结点,围绕产业生态链构建与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建设一批专业园区,形成统一布局、衔接互动的有机整体。
发挥三个作用,罗湖“服务东进”
服务,是罗湖作为“双中心”的重要功能,也是罗湖“东进”的重要路径。贺海涛、聂新平表示,下一步,罗湖将结合自身改革、开放、区位、产业、配套等方面优势,强化桥梁纽带作用,携手其他四个城区,共同谱写“东进”华章。
充分发挥罗湖连通“东西”的纽带功能。突出福田-罗湖双中心定位的同时,全面融入东进战略,打造东部五区(新区)和西部五区(新区)无缝对接的纽带,通过交通基础设施连接、城市功能辐射、产业及人才要素流动等途径,加强区域协同、错位发展、分工协作,推动东部发展轴由罗湖向盐田、龙岗、坪山、大鹏延伸。
充分发挥罗湖对接“内外”的桥梁功能。突出罗湖改革开放先行地、东部湾区和盐田保税区叠加优势,依托罗湖、文锦渡和莲塘-香园围等口岸,搭建东部五区(新区)和境外市场无缝对接的桥梁,深化与港澳地区合作,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地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在建设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罗湖融合“软硬”的服务功能。突出罗湖金融中心城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区地位,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服务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打造集现代金融、商贸流通、商务服务业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引领带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齐头并进”的现代产业体系。
信息首发:深圳罗湖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