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90后"应届毕业生租房花费占收入比重高达54%
深圳要继续强化人才竞争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意识,进一步打破论资排辈的条条框框,摈弃某些被视为禁区的成见,让能力、勇气、创新的激情与胆识更好地成为一个人的通行证。
职介平台“智联招聘”日前公布的《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应届毕业生中,希望到北上广深等传统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仅占29.0%。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大学生对北上广深的关注度有所下降。
虽然我们尚无法评价这一调查的精确性到底怎样,过去的事实也证明,由于一线城市的就业和发展机会更多,其对应届毕业生的吸纳力最终比预期强。但是,得年轻人者得未来,如何对年轻人保持持续不断的吸引力,如何由此形成巨大的人才聚集效应,是城市一刻也不可忽略的发展命题。
最近一篇名为《别让华为跑了》的文章刷遍朋友圈,文章大意是华为可能会将未来发展重心从深圳转移到东莞,深圳需要对此引起高度重视。事实上,对孕育了类似于华为这样的大企业的深圳而言,更重要的是必须继续加厚城市的创新土壤,敬畏市场与权利,巩固由一流法治、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带来的核心竞争力。也许,对深圳乃至任何一个志向高远的城市来说,更需直面的是如何吸引并留住年轻人,别让年轻人跑了。
有报道称,一线城市对应届毕业生吸引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成本高,而其中又以住房成本高为甚。调查显示,“90后”应届毕业生一线城市租房花费占收入比重超50%,其中深圳最高达54%。高房租成了不少应届毕业生的心头之痛。
实际上,这些年来,深圳就此出台了不少应对举措。2013年,推出了“青年驿站”,为首次来深求职的应届毕业生提供短期的免费住宿和就业指导等服务。2014年修订颁布了《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将原来只有重点企事业单位的高、中、初级人才才能享受的租房补贴扩展到应届毕业生——几年前开始流行一个“落脚城市”的概念,如何成为一个更容易“落脚”的城市,深圳还可以走得更远些。比如,曾有市人大代表建议深圳建设更多房租低廉的迷你公寓,提供给高校毕业生租住。
更重要的是,开放、多元、包容向来是描述深圳的重点词语,也是深圳吸引八方人才的最大魅力之一。一切皆有可能,是深圳的磁性所在,很多人南下深圳,就是为了寻找、验证这种种“可能”。我们眼下要做的就是,继续强化人才竞争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意识,进一步打破论资排辈的条条框框,摈弃某些被视为禁区的成见,让能力、勇气、创新的激情与胆识更好地成为一个人的通行证。
正如无论是硅谷还是东京的高房价并未对人才产生挤出效应一样,我们相信,一个不断向优秀应届毕业生传递政策善意的城市,一个致力于打造“创客之都”,让个人潜能得到充分释放的城市,一个看重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城市,会最终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心向往之的就业、创业磁场。有朝一日,更多的“小华为”“小华大”“小光启”会从这块年轻人聚集的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拱出来。
信息首发:深圳"90后"应届毕业生租房花费占收入比重高达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