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人均GDP约10万元
历经两年编制,《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省《规划纲要》)近日正式印发,这标志着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广东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出炉。
2020年GDP约11万亿元
规划纲要强调,“十三五”时期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人民主体、成果共享”,“科学发展、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增强动力”,“依法治省、公平正义”,“扩大开放、融入全球”,“党委领导、政治保证”。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把握发展新特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把经济增长动力转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广东经济升级版。
在发展目标上,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2018年为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省GDP年均增长7%;到2020年GDP约11万亿元,人均GDP约10万元。经济社会整体转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轨道,结构性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迈进创新型省份行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高于7%,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扶贫开发任务。到2018年全省小康指数达到97%以上,力争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与此同时,要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劳动生产率提升至24万元/人
规划纲要还提出,“十三五”时期我省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织实施智能制造等重大工程和行动,积极培育十大超万亿元产值(或增加值)产业,到2020年,基本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
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东未来五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着力优化产能结构,扩大有效供给,强化品牌和质量建设,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同时,我省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围绕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加快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到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8%,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24万元/人。
此外,还要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的发展方针,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计划,促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实现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打造“广东服务”。到2020年,建设成为全国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高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3%左右。
“十三五”时期我省十大产值(或增加值)超万亿元产业
1电子信息产业2装备制造3汽车制造业4石化工业5家电工业6文化旅游产业7电子商务8金融产业9软件产业10健康服务业
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
高标准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
广东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提出,争取国家授权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开展技术移民制度试点;高标准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
《工作任务》指出,今年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不低于经济增长,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完成国家和省下达年度计划。
《工作任务》确定,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优化提升“珠江人才计划”、“扬帆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争取国家授权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开展技术移民制度试点。
《工作任务》要求,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高标准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出台广东自贸试验区条例,建立国际化法律服务体系。
《工作任务还要求,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重要支点城市与沿线友好城市共建空港和港口联盟,推进珠海—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境外港口合作项目建设。
信息首发:2020年广东省人均GDP约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