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疗方面将有何福利?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岁
未来5年,深圳如何建设卫生强市?卫生强市建设将给深圳的医疗卫生事业带来哪些变化?市民从中可享受到哪些福利?到2020年深圳医疗将实现哪些目标?
深圳市民未来5年在医疗卫生领域将有哪些“民生福利”呢?
深圳未来5年将新建12家三级市属医院,实现每个区至少一家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分布更均衡;7成普通门诊在基层诊疗,市民看病更方便,“小病”不必扎堆大医院。
未来5年深圳“卫生强市”战略,到2020年将实现:
新建投入使用市级三级公立医院12家,其中10家在原特区外
全市常住人口千人床位数达到4.3张
千人医生数达到2.8名
全市达到三级水平的医院增加到60家以上
建成10家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医疗机构
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市
市域内住院率达到98%以上
老年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80%
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市民主要健康指标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深圳卫生强市 “三步走”目标
第一步:以强基创优为重点,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到2018年,基层能力显著提升,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第二步:以构建医疗卫生高地为重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增强医疗服务整体实力,到2020年,全面建成卫生强市,医疗卫生高地初步形成。
第三步:以推进国际化医疗中心建设为重点,提高医疗卫生行业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到2025年,国际化医疗中心初步建成,健康深圳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3年实现分级诊疗 大力发展家庭医生服务
小病、常见病在基层医疗机构完成诊疗,大病、疑难病交给大医院解决。更便利、更有序的分级诊疗模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为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今后,财政资金将加大对基层的投入,争取到2018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全市70%以上普通门诊量的目标。
一方面,财政资金将降低对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补助,引导大医院少看普通门诊;另一方面,提高基层医疗医保报销比例,引导市民小病、常见病主动去基层医疗机构。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和医保报销比例,降低市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费用的个人自付比例。推进医疗专家进社区服务,提高社康中心补助水平。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保障社康中心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不低于举办医院同类同级医务人员的平均水平。
提高社康中心建设标准,将规划新建的政府办社康中心的业务用房配置标准提高至1000平方米以上。推动举办社康中心的公立二级综合医院升级为三级综合医院,推动公立一级医院、医院外设门诊部向社康中心转型,逐步形成三级综合医院与社康中心一体化运营、分工协作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完善医院与社康中心的检验检查和用药衔接机制,建立医院与社康中心之间的远程医学服务系统,推动心电图、B超等检查项目实现“社康检查、医院诊断”。
完善双向转诊机制。2016年,建成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全市二、三级公立医院全部设置全科医学科,负责协调双向转诊工作,并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实行“四优先”,即优先开放专科号源,对其转诊的病人实行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大力发展家庭医生服务。制定家庭医生服务规程,签约居民可享受优先预约、优先接诊、便捷应诊、上门访视等优惠措施。老年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80%。2016年12月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位常住人口70元/年。
新建12家三级医院,新增病床2.5万张以上
到2020年,新建12家三级市属医院,其中10家位于原特区外,使得优质医疗资源分布更均衡。全面建成卫生强市。
5年内,启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总体规划4000张床位,首期800张床位2017年启用);市健宁医院(正在建设中);平湖医院(已动工)、吉华医院(已动工,总规划3000张床位)、大鹏医院(已动工);新华医院、第二儿童医院、中医院光明院区。
现有街道医院将完成改建、扩建,到2018年12月前,按照三级医院建设规划,完成沙井人民医院、松岗人民医院、横岗人民医院、布吉人民医院等10家街道医院的改建、扩建项目。
在医疗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鼓励医疗机构制定实施儿科、精神科等紧缺医疗人才的激励政策。鼓励医疗卫生人才开办名医工作室、医生集团、护士集团,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护理门诊服务。
到2020年,全市新增病床2.5万张以上,新增执业医生1.2万名以上。按照1480万人口计算,常住人口千人床位数达到4.3张、千人医生数达到2.8名、万人全科医生数达到3.2名。
鼓励社会力量办社康
未来5年,按照1万张病床的配置标准,为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医院预留建设项目用地。支持社会力量联合国际一流的医学机构,建设肿瘤科、神经科、心血管科、儿科、骨科等专科医院。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康中心,取消有关社康中心数量、选址距离等的限制,与政府举办的社康中心在政府购买服务、人才保障、预约转诊、医保协议管理等方面享受同等政策。 对取得三级甲等和三级乙等资质的社会办医院一次性分别给予2000万、1000万奖励;取得二级甲等资质的社会办专科医院一次性给予500万元奖励。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纳入财政补助范围。年均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奖励补助约1.4亿元。 鼓励市外医疗企业集团来深发展医疗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达到相关条件的,享受本市生命健康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人才专项、研发中心等优惠政策。 引进50个高水平医学学科团队 继续深入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进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哈佛布莱根妇女医院等国内外名院名校来深合作办医办学,打造高水平临床专科。 突出“高精尖”导向,到2020年,面向全球再引进肿瘤、儿科、心脑血管、胸科、骨科、糖尿病、精神卫生、口腔、耳鼻咽喉等专业的50个高水平医学学科团队。 到2020年,全市达到三级水平的医院增加到60家以上。建成10家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医疗机构。争取1~2家专科医院跻身国家医学中心和华南区域医疗中心。1~2家综合医院进入国际知名、国内一流行列。 推动新技术临床示范应用。建设深圳市医学科学院、精准医疗研究院。推动精准医疗技术突破,促进对恶性肿瘤、重大慢性疾病、出生缺陷、罕见病等疾病的精准防治。推进组织工程、细胞和细胞因子治疗、基因治疗、微生态治疗等再生医学,以及三维可视化、3D打印等技术的临床应用。 2017年12月前,健全涵盖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在内的健康大数据库,实施医疗、医药、医保数据中心联网,推动医疗卫生、社会医疗保险、药品监管等信息资源共享。到2018年,建成两家以上网络示范医院、智能化护理示范医院。
信息首发:深圳医疗方面将有何福利?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