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熔断机制首秀引争议:磁吸效应加剧暴跌,如无补丁还要跌
市场未曾预料,2016年首个交易日,也是A股市场熔断机制“上线”的第一个交易日,就被“顺利”触发。
1月4日下午13:12和13:33,沪深300指数先后触及5%和7%跌幅,A股两次被熔断,第一次暂停交易15分钟,第二次则直接提前一个半小时收市。
当天市场讨论最多的是,是不是熔断机制本身加剧了“跌成狗”的局面?1月5日会不会继续下跌?
熔断本无罪
1月4日
其实“利空”不少,包括当日离岸人民币下挫、1月8日万亿解禁潮临近、PMI数据不及预期等。但这些利空似乎都不至于让A股跌得“如此之深”。
光大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赵扬认为,市场内在调整需求是下跌主因。从12月中旬高送转板块走弱后,市场观点逐渐转为谨慎。虽然价值估值相对合理,但创业板过高的估值和市场供给端的潜在压力,都制约着市场的进一步上行。
也就是说,原本市场就是有自发的调整性需求的,只不过有了熔断之后被放大了。
不过,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黄岑栋指出,当日的利空中,其实有两点是不及预期的:
其一是汇率方面。“人民币对美元早间在离岸市场上出现恐怖贬值,贬了将近0.8%,这个幅度是非常大的。实际上市场对于在节假日期间央行降准的预期非常强烈,但节假日期间没有(降准),是低于市场预期的。”
其二是关于限售股禁令解除的措施。“此前,其实很多机构都在预期,对于限售股禁令解除之后,节日期间会有一些政策进行对冲,然而没有。这个也是低于市场预期的,所以导致早盘就会下跌。”
熔断是下跌“助推器”
一旦当沪深300指数触发了第一个5%的
熔断阈值后,似乎7%的阈值就已经在不远处“招手”了。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指出,从当日的交易过程来看,熔断机制设定的阈值却无意中给恐慌的投资者一个明确的“止损”目标:沪深300指数首次触发熔断用时2小时15分,而触发第二档阈值则仅仅用了5分钟左右,这5分钟的交易时间里沪深股市跌势加剧伴随成交显著放出,显然是投资者赶在触发第二阈值前卖出所致。
黄岑栋解释,市场情绪是会被放大的。比如沪深300指数跌到5%的时候,投资者考虑到如果跌到5%就不能抛了,所以就会提前急着抛。而第一次熔断后,投资者又开始考虑,如果现在还不抛,等跌到7%的时候,交易就结束了,当天就抛不了,所以会在5%下跌至7%的时间里快速出手,便形成了“砸盘”。
“当然,反过来,如果往上涨的话这种市场情绪的推动也成立。”黄岑栋说。
这就是
熔断的磁吸效应。
所谓磁吸效应是实行涨跌停和熔断等机制后,证券价格将要触发强制措施时,同方向的投资者害怕流动性丧失而抢先交易,反方向的投资者为等待更好的价格而延后交易,造成证券价格加速达到该价格水平的现象。市场表现为涨跌停和熔断的价位附近存在磁吸力,所以称为磁吸效应。长城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市场在5%到7%这段时间很短,比如有些优质的小股票跌停了,没有熔断机制的作用下,可能会有价值投资者抄底。但存在熔断机制时,买盘会考虑可能触及熔断机制,明日存在不确定性,所以买盘就不会急于抄底,宁愿等到明天,造成的结果就是当大盘跌到5%时,再向7%走是很容易的。在这种熔断制度下,相当于会将很多卖盘的压力一天一天往后推,大家都会想等卖的力量出清为止。可能会造成市场的进一步下跌。
信息首发:A股熔断机制首秀引争议:磁吸效应加剧暴跌,如无补丁还要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