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现2.1亿年前古生物化石 当地人用来制砖
广州花都区炭步镇竟然发现约距今2.1亿年的动植物化石?接到地质爱好者段维的报料后,羊晚记者近日赶到花都区炭步镇大涡村,在一个占地面积约上万平方米的煤炭工地,发现了这片大型地质遗迹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王永栋已经在现场考察多天。他说,这是广州市域内目前唯一保留的一片三叠纪晚期的地质遗迹沉积,具有丰富的科研价值。但由于该区域一直未被发现、研究和保护,大量的动植物化石被当地工人用作制砖熟料。
现场发现大量约2.1亿年的动植物化石
这片大型地质遗迹带位于花都区炭步镇大涡村西边,紧挨广州绕城高速公路。12月17日,羊晚记者根据民间地质爱好者段维的指引来到了这里。这是一片面积约上万平方米的煤炭开挖工地,周边环绕着好几个由煤炭矸石堆积而成的小丘。段维带着记者踩着瓦砾一路往前走,随手捡起一块煤块岩石:“这就是植物化石。”记者仔细观察,这些煤块确实与普通石头不一样,煤块上不少规则的白色痕迹,以中间为界,两边的椭圆形痕迹规则地一字排开,看上去颇似一种树叶,“这是蕨类植物化石。”段维说。
同时在地质遗迹现场的还有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以及他的团队成员。他们已经在这里开展野外地质考察两天多的时间,要把一些标志性的植物化石加以采集并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和分析。
根据王永栋一行的研究调查,这些植物化石已经有大约2.1亿年的历史,是三叠纪晚期的产物。为什么说是2.1亿年?“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王永栋说,早在1930年,外国科学家哈安姆在当年广州的小坪车站(现白云区北部)一带发现了这套含煤地层及其中所含的零星植物化石。哈安姆等遂以广州北郊的小坪剖面为基础,命名了“小坪煤系”,并将其地质时代归属为侏罗纪。但到后来的30-40年代,该地区的若干植物化石分别经我国老一辈的地质学家张席提、敖振宽和陈国达等研究后认为,时代应该属于晚三叠世。
根据研究,小坪组地层目前分布于粤中地区的广州、高要和梅县等地。而在广州花都这片化石墟里,王永栋和课题组成员经过多次考察,已经发现了大量植物化石和伴生的浅海相双壳动物等多门类化石。
至少可以证明花都在2.5亿年前真的是“花都”
这些化石采集完后将会被运到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进行进一步的系统鉴定和分析研究。当年这里究竟有什么样的古生物,它们的多样性变化到底如何?这些化石反映的古气候环境如何变化等这些未知之谜,也正是王永栋和他的研究团队将要探究的科学问题。
但有一点至少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花都在2.1亿年前已经是植物繁茂的绿色之都。“我们已经在这里找到了蕨类、银杏、苏铁和松柏类等植物化石,以及双壳等古动物化石。尤其是一些苏铁类的雌雄花化石颇为稀奇。”王永栋说,当年这个地方很显然是靠近海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繁盛;后来因地壳运动,这个地块被压到了地下,这些植物的印记深深印压在石头上,经过上亿年的地质变迁,最终成为了含煤的地层。再后来地壳运动把这些地层抬升到了地表,所以成了今天这样出露在地面的地质剖面“。这些证据至少可以证明花都地区与植物“花”的起源演化的历史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2亿年左右。”
广州目前唯一一片三叠纪地质遗迹带
当然,这片地质遗迹的发现所产生的科学价值远远不仅于此。王永栋说,三叠纪地层在全国各地虽有出露,但唯独广东广州这一带的地层颇具独特的研究价值。
为什么这么说?王永栋指出,在三叠纪晚期的时候,中国华南板块绝大部分都是陆地,当时受地壳运动和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把华南板块抬升为陆地,只有西藏和广东及邻近的局部地区还是海相沉积。而现今花都一带正是海陆交接的地方。“虽然全国发育有很多三叠纪地层,但大多是陆地,差异性很大,无法与欧美等地的海相沉积进行精确的对比;花都这一带刚好是滨海沉积,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桥梁,对于国际范围的对比研究非常具有意义。”
王永栋拿出一份上世纪60年代由地质矿产部门绘制的广州地区地质图。根据地质图,广州市域范围的三叠纪地层只局限于花都大涡村和华岭一带,以及当年国外学者哈安姆发现的白云北部旧小坪车站一带。但让人痛心的是,原小坪车站附近的三叠纪地层随着当地不断的开发,当年的小坪地层剖面已经被完全破坏,地形轮廓早已消失殆尽。
“在广州地区能够考察的小坪煤系地层剖面只有这里了。”王永栋说,广州周边地区还分布有花岗岩和变质岩等地层,虽然年代也久远但没有保存古生物化石;另外,市区附近还有第四纪平原地形,但年代较新。这都远远比不上这块距今2.1亿年左右三叠纪晚期的地层的科研价值。
痛心!珍贵动植物化石被拿去制砖
但让人遗憾的是,这块上万平方米的含煤地层剖面已经成为了煤屑岩石的开挖工地。王永栋说,早在2011年,他和广东三水的地质古生物学家张显球以及中山大学金建华等专家路过此地并做过地质踏勘。“那时我印象中这里并没有破坏得那么严重,这次我来一看,这里好几个山丘都被挖没了。”
一名在该工地挖煤的当地老工人告诉记者,他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在这里挖煤,当时整个山都能看见这些植物化石,“只要稍微挖得深一点就能发现。”该工人说,他们虽然也觉得这石头挺奇特,但终究也只是把它们当成普通的煤块。由于标耗很高,这些化石大多被拿去水泥厂做熟料制砖,还有一部分则被运往陶瓷厂烧制。
对此,王永栋感到相当痛心。他说,目前在广州地区能研究三叠纪晚期地质和古生物的地层剖面就只有这里,如果这里也最终消失,对于科学界是一大损失,”我们都知道在两亿年前,全球有一次因为火山爆发以及外星撞击等事件引起的的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全世界科学家孜孜探索的科学之谜之一。而我们现在研究的这个地质剖面,其地质时代刚好处于这次大灭绝灾难发生之前的关键时期。当时这里的古生物多样性有没有变化?海陆交互相的生态系统是否有所改变?如果能从地质剖面和古化石里发现这些变化,相信会非常具有代表性。“
发现古生物化石不保护后果很严重!
根据国家2011年颁布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按照在生物进化以及生物分类上的重要程度,将古生物化石划分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和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那么位于广州花都的这一剖面目前是否有发现重点保护的古生物化石?王永栋表示,要判断古生物化石是重点还是一般需要经过系统的科学研究才能够有定论,但至少这些化石都应该成为保护对象。就目前所知,花都地区在2.1亿年左右发现有植物、双壳类等古生物化石。在该地区如有首次发现和命名的新物种古生物化石,将必然成为重点保护的对象。事实上,经过王永栋团队的连日考察,目前已经发现有多个保存独特的植物化石新类型。
根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规定,单位和个人在生产、建设等活动中发现古生物化石的,应当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24小时内赶赴现场,并在7日内提出处理意见。确有必要的,可以报请当地人民政府通知公安机关协助保护现场。发现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应当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王永栋建议,广州市应该协调相关部门,对这一距今2.1亿年左右的地质遗迹进行合理的保护,组织专家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和深入研究,为开展探索大自然和保护地球自然遗产等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科普】三叠纪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三叠纪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天下,其中爬行动物一开始主要是槽齿类、似哺乳的爬行类。后来槽齿类爬行动物慢慢进化,慢慢演化成最早的恐龙。到了三叠纪晚期,恐龙已经是种类繁多的一个类群了,在生态系统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三叠纪也被称为“恐龙世代前的黎明”,不过三叠纪的恐龙还未成为地球霸主,真正的霸主是鳄。与此同时,从兽孔类爬行动物中演化出了最早的哺乳动物—似哺乳爬行动物也开始出现了。但由于当时还是爬行动物的天下,哺乳动物们一直处于被“弱肉强食”的节奏。
三叠纪最终也是以一次灭绝事件结束,大量海洋生物以及早期恐龙均已灭绝,灭绝事件的原因至今依然是一个谜。
信息首发:广州现2.1亿年前古生物化石 当地人用来制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