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菜价格上涨致11月中国CPI同比涨幅扩大
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5%。由雨雪天气带动上涨的菜价,以及近期有所回调但同比价格仍高于去年同期的猪肉价格,是影响当月CPI变动的主要原因。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消费的各类商品中,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3%和1.1%,涨幅分别比上月扩大了0.4和0.2个百分点,这也导致11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2个百分点。
肉菜价格的同比上涨,是带动食品价格乃至CPI同比上涨的主要原因:猪肉价格上涨13.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42个百分点;而鲜菜价格上涨9.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8个百分点。
受到天气的影响,鲜菜、鲜果价格环比也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介绍,11月份中国的北方地区多雨雪天气,影响了鲜菜、鲜果的生产和运输,鲜菜和鲜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8%和1.6%,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12个百分点。
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广元路菜市场的摊贩介绍说,11月份以来,上海天气转冷,不少绿叶菜价格上涨明显,例如居民日常消费的青菜、鸡毛菜、菠菜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而从北方来的蔬菜,例如大白菜、土豆价格也涨了不少。
非食品价格在11月份表现不一: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等商品,同比环比均有上涨,部分分类价格同比涨幅相对较高,挂号诊疗费、家庭服务、公共汽车票、理发、洗浴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6.6%、7.3%、6.1%、5.2%和5.0%。而受到季节性影响,旅游价格环比下降3.1%。另外,国内成品油调价,汽、柴油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5%和1.8%,也带动交通及通讯商品价格同比环比都有所下降。
今年1-11月份,中国CPI总体上涨了1.4%。业内人士预计,2016年中国CPI涨幅或也将处于较低水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根据猪生产周期,猪肉供应量将逐渐回升,生猪出场价格已经逐渐下降。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亦认为,今年11、12月份影响中国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还在于冬季到来的蔬菜价格上涨以及消费需求走强带来的猪肉价格的回升。但由于现阶段国内总体需求不足,不会带动整体物价明显上涨,个别月份略有波动。
从国际形势看,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等认为,从外部看,美国12月加息概率增加,美元指数近期连续反弹,并带动大宗商品价格迭创新低。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震荡下行和国内经济较为疲弱的环境下,非食品价格缺乏上涨动力。原油价格仍在低位震荡,中国国内燃油及石油制品相关产品价格同比持续负增长。
同时,连平分析,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向第三产业转移,服务类价格基本运行平稳。
在需求因素、输入性因素以及主要商品价格变动趋势的影响下,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全年中国CPI较上一年约上涨1.4%-1.5%;而上述因素的影响或也将延续到2016年,预计2016年中国CPI的涨幅仍将保持较低水平。
信息首发:肉菜价格上涨致11月中国CPI同比涨幅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