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跑路狂潮 ?投资人已损失75亿——政府监管迟不迟?
这两天,有高人提醒,大家把自己在P2P公司买的理财产品看好啊,P2P估计差不多快到崩盘的时候了——按照现在资本市场转冷的速度,不是今年下半年就是明天上半年,估计会有一大批P2P玩完。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月,共新增问题平台81家。据统计,截至2015年7月底,累计问题平台达到976家,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3259家(含问题平台)。此前的数据是这样的,六月份出现了一个跑路小高潮!
今年6月份,123家P2P公司出问题!
有的是限制提现,有的是平台失联,有的是关站失联,平台清算,提现延期……亲们,2014年全年才122家跑路(挖财网),今年6月份一个月就完成了去年一年的跑路数字!!!
5月份,59家……
4月份,54家……
3月份,50家……
2月份,49家……
1月份,57家……
(以上数据来自希财网)
可能是因为最近环境不好吧,央行出台了政策,让很多自忖不够格的公司加速跑路,跑路成时尚——P2P行业的流行词现在已经快改成“今天你跑路了吗?”
当然,有走,也有来。
根据9月1日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8月底,我国正常运营平台达2283家,环比上涨6.88%。8月,新上线平台数量共为228家,其中,山东、广东和北京新增平台数最多,分别为39家、37家和24家,占到新上线平台总数的43.86%。目前,运营平台数量前三位的省市,依然是广东、浙江和山东,分别达428家、304家和284家。很多银行系开始大举进入。
现在的P2P可谓内外交困:内部不够安定,外部环境太过鱼龙混杂,政策越收越紧,投资者越来越谨慎。
这半月以来为谋求新的发展,各P2P平台纷纷寻求出路,与险企合作,与银行合作,做实物抵押控制风险,一时之间好不热闹。那么到底哪种方式更能“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跑路潮的本质
风雨飘摇中的P2P行业正在经历着各种史上最难考验:卷款潜逃、项目变黄、合作崩盘,银行资本系进场……日前,监管层又接连出招:先是来了一个《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确立了P2P信贷、投资理财等业务边界,而后《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又公布,规定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定位和业务范畴——P2P们的人生好坎坷啊!
可是说实在的,不管你们管谁?现在的P2P是该被管管了:今天的P2P特别像当年团购大战时的数千家团购疯狂竞争的情景,然后大批倒闭。
话说回来,为什么这些坑爹的事情竟然能发生呢?
而这些平台公司有三种可能性会跑路:本来就是打着P2P名义来骗钱的真心骗子公司;自己没钱假借P2P给自己集资的伪P2P公司;风控没做好借出去钱收不回来的真笨蛋公司……
大致吧,这几种情况都有。
现在涉及资金多少?行业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2015年问题平台涉及的投资人数约为12.2万人,涉及贷款余额为74.87亿元。这还不算2014年跑路的那些“亿”。
如果监管层早点规定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门槛、早点规定P2P公司的钱必须托管……跟第三方支付公司似的……是不是就会好很多呢?而那些跑路公司很可能“一颗苍蝇屎坏了一锅汤”,毁的是那些好的P2P平台——专业的、上市的公司和那些踏踏实实真想好好做P2P的公司。
P2P的风控
又扯远了!话说回来,有的P2P搞资金托管是一方面,其实关键的问题还是要加强风控——所有坏账都是来自于坏项目。
很多公司都是走担保公司模式……但是也是问题多多,拥抱保险遭遇的问题是,P2P平台在与保险业合作时,双方在信息披露方面遭遇困境。双方并不能对此开诚布公,难成合作。此处就不多啰嗦了,因为杨姐觉得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都是很悬的,中国的担保公司有多大能力?自己来回重复担保咋办?担保公司跑路咋办?这些都不容易透明且防范。
还有一种P2P风控的高招就是实物抵押做风控。为了更有效控制产品风险和取得用户信任,有些平台在创立之初便推出了有实物抵押的(以商品房和汽车为主)借款债权,并以此作为其对冲逾期和违约风险的重要手段。这倒也是传统金融征信的重要手段,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但只是这种方式征信成本高,业务拓展难,发展也备受考验。
当然,这么多模式这里也写不完,到底哪个才好,恐怕也没有定论——可能模式还要结合执行的具体情况,来看结果。无论如何,时至今日监管政策不断出台后,P2P小公司会被洗牌,而大公司会越来越好,P2P整个行业应该也会越来越健康!
只是,最可怜的是老百姓!个人所得税交了一大坨,股市洗劫一遍,房子又透支了未来的财富,碰到P2P跑路的吧,简直……
信息首发:P2P跑路狂潮 ?投资人已损失75亿——政府监管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