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房企频现“混改”冲动 寻新一轮增长发力点
日前,央企华侨城打响 混改 第一枪,宝能系70亿入股华侨城。4月1日,中国平安宣布斥资62亿港元购买碧桂园9.9%的股份,开启 民间 混改。通过 混改 ,房企试图在行业进入下行周期时找到新的增长发力点。
继宝能系70亿入股华侨城,地产央企打响 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一枪后,中国平安又成为民营房企碧桂园的第二大股东。而招商地产和招商银行同期因重大事项停牌,或与央企改革有关。时值央企混改窗口期,房企将迎来一轮股权改革的浪潮,试图在行业进入下行周期时,找到下一轮增长的发力点。
房企纷纷热捧混改
备受瞩目的央企华侨城的混改方案终于出炉
这也是首个地产央企抛出混改。认股完成后,大股东华侨城集团的持股比例将下降为50.8%,前海人寿持股6.9%上升至第二大股东,钜盛华持股5.2%位列第三大股东。此次定增除了大股东华侨城集团掏出10亿元外,其余70亿元实际是由 宝能系 一家包揽。
4月1日,地产混改再次出现 民间 案例。中国平安宣布斥资62亿港元购买碧桂园9.9%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4月3日,招商局旗下招商银行和招商地产双双因为重大事项停牌。迄今,资本市场上地产股停牌筹划重大事项多见,但是银行股相当罕见。尽管两家上市公司均回应媒体称 目前还不确定重大事项具体是什么,过几天会公告 ,但有机构人士均猜想招商系双双停牌跟央企改革有关。
在房地产企业当中,已有地方国企开启了不同程度的 混改 试验。从2013年引入五家投资机构入股到随即借壳上市,上海市国有企业绿地集团被视为上海国资 混合所有制 改革的样本。近日,广州市国有企业越秀地产则公布了从项目入手的 合伙人 计划,规定每间项目公司全体符合资格管理层成员所持的股权总共不超过该项目股权总额的10%。在深圳,继万科之后,金地集团也发布了员工持股计划。
寻找下一轮增长发力点
1月12日,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审议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工作的意见》、《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在距离上一次监管层叫停央企员工持股计划11年后召开这次会议,该会议被视为国资委将重启央企员工持股计划的信号。
发令枪 响后,参与混改企业蜂拥而至。截至2015年2月6日,已公布或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90家。而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发布员工持股计划上市公司家数分别高达26家和28家,上市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呈现高峰期。
房地产行业告别高速增长,进入白银时代后,整个行业发展遭遇瓶颈期,房企尤其是央企,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竞争优势,若不尝试进一步突破制度的壁垒,则可能在 下半场中失去竞争力。 亿翰智库中国上市房企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化东认为,混改有益于房企从制度上找到下一轮增长的发力点。
克尔瑞机构分析师朱一鸣称,在房地产行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营、家族企业,未来都可能迎来一轮股权改革的浪潮。对于民企来说,引入资本能够避免决策上的重大失误;对于国企来说,民营资本的加入能够提高运营效率和执行力。
混改出现五种模式
从公布或酝酿中的各地混改模式看,共出现了五种:
弃壳型:中国电子产业集团通过公开平台,以竞价方式出让了旗下创业板公司国民技术的控股权,原公司高层携部分代持者入主。易主后,暂无资本运作大动作,但值得密切关注。另据了解,安徽国风塑业也有类似卖壳意向。
央地合作型:同样是卖壳,但方向不同。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凤凰光学的大股东把壳卖给了央企中电海康。湖南、东北国资改革方案均明确提及 央地合作 。
循序渐进型:上海城投控股、锦江股份相继通过定增引入著名PE机构弘毅投资,属此类典型。这种混改模式不走刚猛路线,药效慢,但后续资本运作可期。
逐步退位让贤型:中信国安集团混改、星湖科技引入深圳汇理资产是此类典型。据了解,中信国安改制方案早已获财政部批准,未来新晋民企股东若在二级市场增持中信国安、中葡股份,很容易引发实际控制人变更。
卖壳捆绑重组型:焦作万方推出的三方皆赢方案,上市公司成功进军海外油气开发领域,重组方则将以全部所得价款购买公司股票,双方利益捆绑;约定后续股权收购,中铝将让出第一大股东位置;一年前参与公司定增的机构也顺利退出。
信息首发:上市房企频现“混改”冲动 寻新一轮增长发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