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要以科技创新驱动湾区经济 提升服务贸易比重
香港智经研究中心长期关注深港合作发展,曾于2007年发表研究报告提出 构建深港都会 的建议。记者日前专程赴港采访全国政协常委、智经中心主席胡定旭。在他看来,双方人口结构互补性强、跨境设施便利加之前海这一特殊的合作平台,这些因素都再次预示 构建深港都会 将是助推深圳走向国际化的重要路径。
深圳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湾区经济发展
构建港深都会是双方共同的需要,将提升两地的经济带动功能,成为区域发展的引擎,并可向顶级世界级都会区冲刺。 胡定旭说,前海发展、西部通道等项目的顺利落实标志着两地合作迈上新台阶,也加速深港大都会的形成。香港是一个国际空港,从香港出发,在6-12个小时内可以辐射全球70%的目的地。未来,伴随港珠澳大桥、港深机场、城际列车等一系列跨境设施的建成,两地之间的便捷交通将成为构建深港国际大都市最为有利的优势。
胡定旭表示,珠三角有港深穗三个特大城市,深圳应该在其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深圳应力争向全球分工的高端迈进,以科技创新驱动未来 湾区经济 的发展。首先,政府应明确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定位,制定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发挥深圳电子科技研发的龙头作用,利用电子平台建立优势产业群,例如零售业电子化。
湾区不是传统的经济、政治中心,而是依靠创新科技和新兴产业发展起来的世界创新中心。 胡定旭说,深圳作为后工业化中心城市,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以科技引领湾区经济发展,前海湾、深圳湾、大鹏湾协调形成的深圳湾区内聚集了电子资讯、互联网等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创新氛围浓郁,可以借科技产业带动金融及相关服务业。
港深合作可以高等教育合作为切入点
建设国际化城市,首先是专业人才的培养。 胡定旭认为,深圳目前只有一所全日制综合性大学和一所科技类大学,按深圳人口比例,大学生人数仍然偏低,规模与质素相对香港仍存在差距。香港拥有8所大学,具有国际水平的师资及课程。港深教育合作可以高等教育合作为切入点,建立一所深港科技大学,同时兴办以信息、电子科技为方向的商学院,吸引最好的学生来学习并留下,这对实现人口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胡定旭提出,香港的老龄化趋势已开始显现,每四个人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再过15年,这种趋势还将加剧,整个社会竞争力自然会减退。深圳是一个以年轻人口为主的城市,两地恰好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关键是如何实现人才自由流动。
香港方面最为关注的还是法治。只要有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支持,就可以吸引更多香港专业人才去深圳工作,人才是发展的关键。 胡定旭提出,前海下一步必须考虑放宽香港专业人士在前海注册执业的门槛,目前前海效仿部分香港的税务及司法制度,以吸引资金与人才。在前海的一揽子政策中,突破最大的是金融业,引入香港仲裁业务、税务优惠安排等其他政策都是辅助性的。当然,税务优惠安排对于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
提升服务贸易在GDP中的比重
提升服务贸易尤其是金融业在GDP中的比重,前海是一大契机,符合前海的功能定位。 胡定旭表示,公平竞争环境是香港企业十分关注的因素,关键是享有与内地企业的同等待遇,能够与内地企业公平竞争。只要内地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经营环境相同,即使内地政策的限制较多,香港企业其实也愿意接受。
在胡定旭看来,目前,内地审批港资企业的注册申请的程序复杂且费时,建议香港政府设立驻内地联络小组,全职负责与前海的管理部门协调,向港商提供最新消息。
信息首发:深圳要以科技创新驱动湾区经济 提升服务贸易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