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官方详解为何逢暴雨必被淹
深圳市三防办副主任田亦毅介绍,雨量过大是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而排水设施建设滞后、人为破坏等也是重要因素。
前晚,宝安大道及周边道路严重积水,汽车被积水围困,行人蹚水前行。
一场瓢泼大雨,令深圳约300处道路积水,50处片区发生内涝,逢雨便涝已成为这座年轻大都市的 慢性病 。深圳市三防办副主任田亦毅介绍,雨量过大是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而排水设施建设滞后、人为破坏等也是重要因素。
深圳暴雨灾情资料汇总
珠三角南部今明将再迎暴雨 局部大暴雨
深圳暴雨莞惠居民质疑私自泄洪 官方称不可能
●雨量超大一日降水达到往年5月降水量
昨天12小时内有430毫米的降雨,而防洪有个特大暴雨的标准,即24小时内达到200毫米,可见昨天是一场超量级的暴雨,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积水是不可避免的。 田亦毅说。
根据深圳市三防办介绍,5月11日暴雨从6时开始截至21时,全市降水量223.6毫米,最大累计降水量在龙华站为445.6毫米。
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微博指出: 1毫米就是每平方米接收到了1升水,今天如果拿个底面积为1平方米的大盆接水,能接到442.8升。
从深圳市30年来的历史数据来看,这意味着5月11日,深圳市一日的累计降水,已经超过了深圳年月均降水量,达到了往年5月全月的降水量,逼近降水量最多的8月全月。数据显示,深圳市月平均降水量为163.8毫米,历年5月的平均降水量为238.5毫米,降水量最多的是8月为368毫米。
如果按照 累计降水量 来看,此前,深圳市的最大过程降水量记录是2008年的 6·13 特大暴雨。2008年6月12日-6月13日深圳市累计降水量超过502毫米,最大为光明塘家村526毫米,最大24小时雨量点在石岩水库为625m m,重现期大于500年一遇。
横向比较,深圳 5·11 暴雨降雨强度与2012年北京 7·21 暴雨降雨强度相当。2012年7月21日,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70毫米,城区平均降水量215毫米。最大降水量在房山区河北镇为460毫米,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最高降雨纪录。
对于深圳 逢雨必涝 的表述,田亦毅予以纠正, 深圳并非每次下雨都有内涝,根据我们的经验,原特区内每小时70毫米以内的降雨是不会出现内涝的,关外每小时50毫米的降雨不会造成内涝。
●管网滞后防洪标准不足50年一遇
当然,他也承认,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排水管网建设也存在着滞后问题。
2014年的全市三防工作会议上,深圳市水务局局长张绮文说出深圳防洪系统真实的现状:原特区内防洪标准约100年一遇,原特区外由于部分河道未进行系统整治、排涝设施不足、高强度开发建设影响等原因,防洪标准不足50年一遇,远低于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从排涝能力看,原特区外普遍只可抵御50毫米/小时、80-100毫米/3小时的雨量,原特区内普遍只可抵御70毫米/小时、100-120毫米/3小时的雨量,仅勉强达到国家标准的最低值;此外,抗风能力较弱的临时建筑、简易工棚、违章建筑,在原特区外依然普遍存在。
根据《深圳市水务发展 十二五 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由于缺少统筹协调牵头单位,前期工作和具体实施脱节,导致设计意图未能完全落实;污水管网建设中,投资额度和建设长度被盲目追求,管网的系统性未能充分考虑,导致新建管网无法发挥收集污水的作用。
而监督不到位也使得工程的施工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记者调查发现,污水管网建设大多由街道办工务中心负责,监理及质量监督流于形式,造成施工质量不高,大量建成管网无法正常使用,同时埋下安全隐患。
●人为破坏偷排泥浆、雨污混流加剧堵塞
一些人为因素也对现有排水管网造成破坏,排水设施运行管理存在问题等都为城市内涝埋下隐患。如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地表水系及排水系统,较为典型的有地铁建设中往往会把地表原有管网拦腰斩断。
而且,偷排泥浆、雨污混流现象已经严重威胁深圳的排水系统。浆液进入排水管网导致管网淤积堵塞,如果是混凝土浆液,能使排水管道完全丧失排洪功能乃至报废,部分在建工地水土流失严重,缩减了排洪通道的过流断面,直接导致降低了排洪能力。
●地表硬化雨水难渗地下,加大管网负担
地表硬化也是造成内涝的重要原因,当泥土或草地铺上水泥,雨水难以渗透进地下,便只能流入管网,加大了管网的承受负担。田亦毅建议推广透水砖,加大绿化面积。管网建设主体多样,缺乏统一管理也是重要原因,目前,深圳市、区、街道甚至社区都会建造排水管网,质量参差不齐,接驳困难,难以统一管理。
今年4月,广东省发布《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广州、深圳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对此田亦毅表示,水务局排水主管部门正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王荣许勤第一时间
指示抢险救灾
南都讯深圳市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强降雨防范和应对工作,11日19时30分,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详细询问了当天的雨情灾情,对各区、各单位及时有效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指示各区、各单位要按照预案,把握实情,全力保生命财产安全与城市秩序,对发生严重水浸的路段,宁可暂时影响交通也要封路以保安全。暴雨后土质含水量饱和,要高度关注危险边坡、地陷、围墙倒塌等次生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严防发生事故致人伤亡。
11日,深圳市市长许勤三次向有关部门了解汛情并指示交通疏导和救援工作。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副市长刘庆生全天坐镇市三防指挥部、市政府总值班室,实时指挥应急处置。
他山之石
德国:雨污分流
据了解, 雨污分流 的概念是德国人第一次提出的。青岛污水治理专家、青岛污水处理厂总设计师姜言正评价说,雨污分流的规划是非常先进的,修建单独的污水管道,进行分类处理和排放,保障雨水管道的畅通。
美国:储存雨水
储存雨水被认为是解决暴雨内涝的又一个重要举措,不仅可以减少雨水进入下水道,还可以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水资源。
在世界范围内,储存雨水不是一个小课题。美国纽约市的排水标准基本维持在5年一遇的规模,但2011年开始启动了储存雨水的工程,免费发放了1000多个居民家用的雨水收集储存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向立云说, 排水能力可以提高,但经济成本并不合算。相反,如果能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就有蓄洪的意识,城市暴雨后的问题则更容易被解决。
日本:巨型隧道
业内专家建议,借鉴日本采用的地下盾构进式的巨型隧道来作为防洪治水的办法, 日本在首都圈内的埼玉县修建了深50米的放水路,放水路的主体是个巨大的水槽,长180米、宽78米、深50米,这个水槽平时不用,在暴雨来时紧急启动,把流入大城市的洪水储存起来。此举使得原先困扰东京的暴雨内涝一举得以解决 。
深圳暴雨灾情资料汇总
珠三角南部今明将再迎暴雨 局部大暴雨
深圳暴雨莞惠居民质疑私自泄洪 官方称不可能
信息首发:深圳官方详解为何逢暴雨必被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