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用校讯通发广告 涉事学校称账号被盗(4)
捆绑商业业务才是校讯通生财之道?
陈小姐在校讯通行业从业10多年,是深圳第一批校讯通从业者,两年前才退出。昨日,她向南都记者讲述这些年校讯通行业的种种内幕。
“2003年深圳已经有了第一批校讯通企业,2006年成规模。”陈小姐介绍,校讯通最先起源于珠海,一位电教管负责人在推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开发了校讯通平台供学校使用,“因当时学校没有相关经费,因此由家长支付”。2003年前后,当大多数学校还不知道校讯通为何物时,一些企业已经闻到了商机,率先模仿珠海,在深圳开办企业。其后,运营商的加入,使得这个行业风生水起。目前规模最大的,还是早前成立的四家。
陈小姐透露,在2010年前,从事这个行业的业务员跑单非常简单,“因为能做校讯通的企业不多,只要公司规范、管理成熟,能轻松与学校签订协议”。学校与校讯通企业之间的良好关系,也可以靠送一些礼品维持。然而,近年来,随着校讯通企业数量翻倍,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强烈。陈小姐说,校讯通行业的暴利阶段在2010年前,在此之前,校讯通企业与移动公司的分成是校讯通公司占5-7成,然而如今是3成。行业内也出现一些恶性竞争,“不排除给学校回扣的情况”,也有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个别公司甚至只从家长提交的每月10元通信费中提取5元。但该业内人士表示,学校都不会直接收钱,而是换成办公用品、话费等其他形式,并巧妙地在节假日赠送。
“因为存在恶性竞争,也导致不得不捆绑业务、开发网络平台,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包括陈小姐在内,多位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光靠校讯通短信业务,早已难以维持生计,“实际上,短信业务已不是主要业务,基本上可以忽略”。因此校讯通也升级为“××教育”、“×教校信通”等,除了短信业务,捆绑了电子杂志、专家在线咨询、视频、家长交流群等,这些业务少则十几种,多则50种以上。更有甚者,捆绑了学生的学籍管理、校务监督、成绩管理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业务,让家长根本无法拒绝。这些业务并非无偿使用,10元支付的校讯通实为其他商业业务的推广平台,更多的是通过这个平台将家长从线上引到线下,加入各种培训班、辅导班,收费另算。或者前期给家长免费试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发出类似“再续用,要收费哦,亲”的温馨提示。
信息首发:深圳用校讯通发广告 涉事学校称账号被盗
校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