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公积金改革急行军(2)
与上海、南京的有保有压不同,杭州市公积金新政执行的是 认贷不认房 。10月30日,杭州迎来了《杭州七部门联合印发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相关通知》,被业内称为 杭八条 ,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求加大公积金对职工购房的支持力度。11月3日和11月4日,萧山、余杭两区相继发布公积金新政,职工家庭还清首套公积金贷款后,再次申请公积金贷款买房可再视为首套购房,在异地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杭州户籍职工,视同本地缴存职工,执行各住房公积金中心的贷款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 杭八条 还要求完善公积金转商业贴息贷款试点工作,扩大贴息贷款试点银行范围。此前,杭州在全国首创了公积金转商业贴息贷款业务,大大减少了贷款人需要长时间等待的现象,将贷款效率提高一倍。
维持成交量
现在的市场背景以前从没有遇到过,楼市又回到了 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所以地方政府的心态不一,公积金政策调整力度也就出现了较大差别。 复旦大学地产运营研究所所长蔡为民认为,近期公积金调整等救市政策的持续出台,只是为了让此前10月份的行情维持更长一段时间。
央行 9·30 新政后,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城市新房成交量均冲上历史新高峰,其中杭州 银十 势头最猛,10月新建商品房成交12832套,创下2009年7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然而,11月初至今,商业银行房贷政策一直未达预期,长三角楼市回暖势头便难以为继,上海的房地产成交量甚至出现了暴跌。11月3日至9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7.2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8.7%,二手住宅成交约3918套,环比减少31.8%。南京的认购量和成交量也有所下跌,11月3日至9日,南京共认购商品住宅2247套、成交2238套,认购量环比出现近3成的下滑,成交量则是微跌近1成。
公积金新政策并不能形成结构性影响,更多的是对市场心理预期的影响。 谷文胜指出,相比房价,地方政府更看重交易量,目前 9·30 新政利好已基本消耗,市场又进入僵持阶段。
目前南京的新房库存仍在高位,但如果随着后期的逐渐去化,价格很可能随之上涨。 南京市房地产建设促进会秘书长张辉认为,10月份以来南京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好转,现在再出公积金政策,会让已回暖的市场更加稳固。
这次调整后杭州公积金贷款有望在短时间内放款,这是个相当重要的利好。 杭州双赢置业总经理章惠芳认为,从第四季度开始,随着越来越多刚需购房者获取公积金的便利程度加大,购房成本减少,再加上杭州允许异地使用公积金,一些返乡置业的需求将在四季度持续释放,或有助于推动交易量上升。
信息首发:长三角公积金改革急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