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孵化器孔雀机构被强拆 又是资金链断裂?
几个月前,深圳一家名为“地库”的创业孵化器倒闭后,媒体和业内逐渐开始关注孵化器“寒潮来袭”这一问题,并认为整个行业即将迎来发展的分水岭。而近日,深圳另一家孵化器“孔雀机构”被物业强拆消息瞬时间将众人的视线再次拉了回来。
根据创业者孟大维个人微博上的爆料,他的创业团队入驻的孵化器正是孔雀机构,后者目前处于失联状态,物业突然提出清场的要求,现场有许多入驻者等待维权(目前入驻的团队都交了租金,不知何时退还)。
多个原因造成资金链断裂
根据孟大维的微博爆料,办公地被强拆的原因是由于孔雀机构拖欠科兴科技园的物业方正中集团的物业费。
据了解,孔雀机构成立于2010年。前身是深圳市趋势文化创意联盟,拥有22家联盟企业,是一家综合型服务运营机构,在该平台上的孵化项目达到四十个。这样一个规模较大的孵化器,竟因连续三个月拖欠租金以及物业管理费用而被强拆(2016年2月、3月、4月份租金与物业管理费等相关费用),实在令人哑然。
孔雀机构大股东陈鹏福对此表示,因为资金链紧张,所以才会拖欠物业费及租金,而造成资金链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孔雀机构本身存在财务问题。在2015年9月,孔雀机构蛇口美年广场因工地施工产生超大噪音和灰尘,使得入驻率自2015年12月从95%降低至50%。当时,孔雀机构对因此对客户的损失进行了逐一赔偿,据财务数据统计损失超过260万。
2、深圳市租金大幅上涨。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深圳平均租金上涨23.1%,在孵化器和创业公司集中的南山区、宝安区租金与2010年相比涨幅超80%,大量写字楼以及商业用地开始调价。
按照陈鹏福的说法,即使租金上涨10%也才只有110元/平方米的水平,“但是物业公司却要求租给新客户是146元/平方米+14元/平方米物业费,并驱赶原有的租户。”陈鹏福说道。
3、资本寒冬和春节造成退租潮。2015年底的资本寒冬以及春节的休假,造成了大量创业公司退租,这也让孔雀机构雪上加霜。
4、政府补贴迟迟未到账
在孔雀机构被强拆之前,并没有太多、太明显的迹象。甚至,孔雀机构与36氪等商家的合作活动还在稳步推进。而前两年,孔雀机构的入驻率基本都在90%以上,顶峰时期满员入驻。不过,在2015年遭遇资本寒冬之时,入驻率逐步下降到现在的60%左右。
陈鹏福表示,他会保证员工工资并根据租赁协议退还押金和多余租金。
孵化器数量和问题同样多
熟悉深圳创业环境的李东娆回忆,“深圳当地的孵化器数量在2015年上半年具有爆发性增长,彼时每天都有孵化器开业,看上去宣传语都差不多。北京与深圳相比,产业基础和聚集创业资源的能力更强,因此,这里的孵化更多。”
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上径直200米的距离内,聚集了数十家创业孵化器。除去最早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接纳草根创业者的“车库咖啡”,做媒体的36氪和做企业平台的联想都做了孵化器,刘强东带着奶茶妹妹开了京东奶茶馆,清华经管学院做了清华经管创业者加速器……数据显示,中关村创业大街日均孵化1.6家创业企业。
但是,不管是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或是二线城市,孵化器都存在很多问题。
多数孵化器现在没有完整且固定的模式实现持续盈利,目前较为流行的盈利模式有两种:
一种是“二房东”,对入驻的创业团队收取租金;另一种是免费入驻,然后将成本折算对入驻企业进行占股。盈利模式单一、资金匮乏(入驻率低)是孵化器的致命缺失。
孵化器可以说是被资本催熟的行业,资本、上市公司以及地产商迎着“双创”之风将原有传统产业园进行改造升级,星河、天安、华强北、赛格从不同领域切入,为创业孵化提供空间。甚至有以个人身份成为“二房东”加入这个行业。
根据科技部《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内容显示,到2015年,我国各类孵化器数量将达1500家,孵化场地达5000万平方米以上,孵化资金总额50亿元以上,在孵企业10万家以上,其中国家级孵化器达到500家。
数量众多,但质量却参差不齐,整个行业都面临着专业化程度不高、运营管理人才欠缺等问题。无论强者或是弱者,都无法回避整个行业参与者过剩这一问题。
另外,有些省份按照孵化器的国家级、省级的不同级别,当地政府会一次性给与100万到50万不等的奖励补贴,在广东佛山,孵化器内创业投资失败的创投机构最多可获300万元风险补偿,银行首贷遭遇坏账也可获得补偿。地方政策上的扶持,也算是孵化器数量疯长的原因之一吧。
另外一个乱象是,一些孵化器只是利用高补贴搭出来一个空架子,并不是因为想服务创业者并且在这个“蓝海”分一杯羹,而是别有所图(比如补贴,这样来钱更快)。
但整个行业已经开始出现分水岭式,许多参与者已经开始抱团。但现实是很多问题已经暴露,牺牲者也已出现,或退出或调整航向就看参与者的眼光如何了。
信息首发:老牌孵化器孔雀机构被强拆 又是资金链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