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械展开幕 机器人时代来临
当机器人时代来临,我们人能干什么呢?这个看起来有点傻的问题却总会出现在我们的头脑中。你如果也有相同的疑问那就跟着我一起看下去吧
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将使制造变成一门艺术,而个性化的产品即使不是艺术品,也是时尚品。
一组数据
中国机器人年销4.5万台,居世界第一。
中国每万名制造业工人机器人保有量23个,是韩国的1/17。
2014年底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428家,且增速加快。
中国使用的高端工业机器人96%为外资机器人。
截至2014年6月,全国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园(基地)36个。
长沙推出打工机器人租赁服务, 每月3999元。
如果观看了在会展中心举行的第十六届深圳机械展,你头脑中傻大粗笨的机械概念将被颠覆。在这里,机器人成为主流,与之相应,智能化、系统集成、柔性生产线、工业4.0等这类专业术语变得时尚。
工业4.0离我们或许还有些距离,但是实施 中国制造2025却触摸到了中国梦。 深圳机械展负责人姚纪广如是说。
当机器人主导了制造业,我们人能干什么呢?这个看起来有点傻的问题却总会出现在我们的头脑中,即使我们从事的不是制造业。
机器人不会自发繁衍
需要人类从事相关科技研究
机器人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至少包括人机交互技术、软体机器人控制技术、液态金属控制技术、机器人生物行走技术、机器人透视技术、敏感触控技术、机器人用可伸缩电线、机器人可自行组队技术等8大方面,可以说,没有这8大方面技术,机器人的能力就会受到限制,最终还是只像机器不像人。
应该说,这8项技术可以说涉及到了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基本上都需要跨学科研究,所以,除了各个专业领域的科学家,复合型科学家也是未来人才培养的重点。以美国最近研制出的微型生物机器人为例,这个极其微小的 纳米电子机器人设备(NERD) 是将真菌孢子与石墨烯量子点结合在一起制造的。仅就字面上,我们就可以推想,这个机器人涉及纳米科技、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
机器人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以应用为中心集成制造
机器人需要技术,但技术本身还不是机器人,机器人是人们为着某种特殊的需要而制造出来的,它做的是我们不愿做或做不了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机器人生产本身也属制造业,如果再细分,还包括制造商和集成商。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就每万名制造业工人的机器人保有量来说,韩国为396个,日本332个,德国273个,世界平均水平58个,而中国只有23个。也正因为如此,有机构预测,中国在汽车、电子电气、食品饮料等六大工业领域,未来几年需要108万~240万台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产值空间在3100亿~6880亿元。
或许正因为上述市场需求,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发展迅速。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截至2014年9月,中国机器人工业园达32个,相关企业数量428家。
机器人按人的指令干活
需要员工的背后操控
机器人到仓库取货,搬运给工业机械手自动装配,再传送到自动喷涂区,最后成品入库……车间没有工人,所有岗位均由机器人独立完成。这是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的 数字化无人工厂 的情景。但这并不是说没有人在车间是没有人为它提供服务,事实上,即使车间没有人,也一定有人在办公室里操控。
柯马中国副总裁贺万民把现有的企业人分成三大块,他认为,在机器人时代,高层管理者需要改变的只是思维和策略,而中层管理者改变的可能是地位,而且他们的经验极易变成障碍,最受益的当是新生代员工,机器人时代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机会。
机器人运行有前提条件
需要打造完美的基础设施
机器人时代,即工业4.0时代,也是总理提出的 中国制造2025 。机器人时代的核心是智能化、网络化,换句话说,机器人时代需要有庞大的基础设施为前提,否则机器人只能独存而不可能是一个时代。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何凯教授将此基础设施概括为三点:一是依靠领先的供应商战略,即要求所有企业都要有4.0理念,而中小企业既是设备的使用者也是供应商;二是依靠领先的市场战略,即通过互联网把不同行业不同地域整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分工合作;三是实现三大集成,即价值网络的横向集成,跨越整个价值链的端到端工程数字集成,纵向集成和网络(互联网)化制造系统。
机器人可以替代人
更需要培养操作它的产业工人
机器人时代,机器换人,以前10个人的活现在2个人就够了,但这并不是说不缺人,而是缺技术工人、专业人才。 深圳机械展 总经理姚纪广通过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在全国范围内,人才缺口已达上百万人,仅深圳,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缺口就有几万人。
机器人产业人才短缺为培养提供了商机。在深圳,专门针对机器人人才培育的连硕机器人职业培训中心日前正式揭牌成立,该培训中心招收往届毕业有学术基础的学生,培训3~6个月,开设的教学课程从简单的编程、系统软件操作、机器人调试到更为高级的为机器人企业做系统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并特别强调所有学生都要深入工厂进行实践操作。
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机器人培训已经引起政府重视。重庆市在两江新区设立的机器人培训及应用中心,投资达5.6亿元,中心建成后每年可培训5000人。在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组织3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投入200万元编写工业机器人教材,预计编写的13套专业教材将于今年9月份完成。
信息首发:深圳机械展开幕 机器人时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