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揭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可达2.7万亿
中国退休人口日益增加,养老金改革方案仍悬而未决。近日,清华大学的一份报告表明,如果继续维持现行退休金政策,2035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年支出总成本约达2.7万亿元。
此报告名为《老龄社会的养老金结构与制度整合》,由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携课题组撰写。报告得出结论,在老龄化加速推进的趋势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应当尽早退出。
按照现行的退休金政策,杨燕绥等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初始值设为0.8,即退休费占退休前工资的比例为80%。经测算,杨燕绥等发现,2010年中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年支出总成本约有2000亿元,2020年约7000亿元,2035年约为2.7万亿元。
上述测算金额,仅包括目前政府列入财政预算中的公务员和部分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而不包括养老金并轨后事业单位员工视同工龄等转制成本。杨燕绥表示,如果未来财政在同期支付事业单位老人的退休金时,还要进行新人的部分养老保险缴费、改革所产生的中人工龄补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隐形债务可达几万亿元。
因此,杨燕绥等在报告中建议,应尽早按照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补偿工龄 原则进行改革,使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退出。否则随着时间的积累,退休金成本及改革成本都将日益膨胀。
报告所述的 老人 、 新人 、 中人 ,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特殊概念。在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中,所谓 老人 即指改革正式实施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 新人 指改革后入职的人员。 中人 则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离退休的人员。
2008年,国务院曾在山西、上海等五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提出 老人 按照国家固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即按 老办法 实行; 新人 缴费累计满15年退休后按月发放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采用 新办法 ; 中人 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退休后,除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外,可得到过渡性养老金。
然而实际上,更早的试点改革源于20世纪90年代。据一位曾多年研究中国养老金制度的学者介绍,二十多年前,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中国的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也被要求进行类似的改革,但最终这项改革只有一部分地方政府坚持了下来,且各地做法千差万别。
近日,黑龙江省肇东市数千名教师罢工即与养老金有关。2001年,肇东市开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包括教师在内的多数事业单位人员均需上缴养老保险费。试点十余年来,中国政府未出台养老金改革总方案,改革亦未全面铺开,因而肇东教师质疑地方政府试点的合法性,要求返还已缴纳的养老金。
对此,前述匿名学者指出,肇东教师的抗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顶层设计养老金并轨方案的迫切性,不然会让长期试点的城市感到不公平。他还表示,目前中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比较混乱, 1/3的人什么都没改,2/3的人改了前端缴费,后方计发没改 ,这使得中国养老保险金的账目是一笔 糊涂账 。
信息首发:报告揭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可达2.7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