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燕京门计划引争议 燕京学堂不会成校内“特区”(2)
近代史上,许多外国来华学者是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北大校园里就长眠着一位葛利普教授,他在中国工作了20多年,带动了一大批中国地质学家的成长,对中国地质学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这类外国学者才是我们最需要的。现在,有的学校聘请外国学者,可他们游离在中国学者群体之外,往往讲一些与中国学术课题不相干的东西,周围没学者和他们交流,他们也不会中文,只是形只影单地待着,等着一个月后拿一份薪水。即使这样,这在学校填表的时候肯定会是一项 国际化成果 。外国学者到中国来,应该和中国学者融成一个研究团体,应该把外国的一些眼光和新的问题意识带到中国来,最终推进中国的学术事业。
现在聘请外国学者,要提高门槛,应该要求他们与中国的学术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一味地谈一些犄角旮旯的问题。如果引进国际学者之后没有实质性的成果,那我们的钱就花得冤枉。不能让外国学者小看中国的大学和学者。外国学者也不是傻瓜,他看你花了大价钱却没有相应的要求,就知道你是外行,这样并不能得到他们真正的尊重。现在,我们在聘请外国学者时一定要自重,要做得好,否则不但没有效果,连中国大学的学术地位也会越来越低。
现在的国际交流似乎有一种新的形势。仅以我所研究的人文地理学为例,本土人文地理学者特别是中青年一代,他们对海外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已经很熟悉了,他们看外国学术文献很多且很及时,但问题是,如何选择真正的中国本土问题进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聘请外国学者就不是只听他们讲课而已,还需要与他们组成研究团队,共同研究问题(保密领域除外),进而在研究实践中而不单单是在文本阅读上,求得学术创新,真正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
现在,我们不能一看到外国学者,自己就腿软就站在了被动的位置,而是要站在主动的位置,提出我们的高要求。只有这样,外国学者才会尊重我们,才会踏实地与我们合作。现在,涌进中国的外国学者越来越多,可有的学者在美国国内的真实学术地位并不高,一旦亮出北大的名片之后,反而会提升他的地位。其实,北大在海外也还是有一定学术地位的。这样,这些外国学者反而利用了我们。
我们对几十年的大学改革要认真总结一下,看看哪些事情做得对,哪些事情做得不妥,只有这样才会往前走得更好一些。
(作者系北大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信息首发:北大燕京门计划引争议 燕京学堂不会成校内“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