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将迎来一个漫长的低增长周期
硬件的大规模升级,本质上是由软件升级驱动。在PC的世界中,这一点非常明显且成立,在手机的世界中,则不太容易成立。手机上,应用对硬件的消耗之迫切度,远远小于PC软件对硬件的消耗之迫切度。而事实上,智能手机热从09年兴起到现在,纯硬件指数在购买欲刺激和实际需求上已很难调动人们更换手机的念头。
今年年头,摩根大通发布一个报告说,高端智能手机将出现两个障碍,第一是这个市场饱和度非常高,第二则是用户升级自己的手机动力不足,屏幕和摄像头的分辨率已经能满足最挑剔的用户。摩根大通认为,用户升级手机的最大理由可能是取代信用卡的 短距通讯芯片 ,但这需要商家和银行配合,言下之意就是不是手机厂商能一路引领的。
到了今年年中,这个预测不幸言中,高端智能手机的主要玩家苹果和三星的财报显示,这个增长趋缓的预言成为现实。另外,苹果的毛利率也在走低,9月下旬,苹果向SEC提交了Form 8-K文件,这个9月份所在季度即本财年第四财季毛利率将低于此前预计的36%至37%。而三星电子的毛利,一直是在2成左右徘徊。手机出货增长趋缓与毛利率下降,将构成对高端智能手机厂商的噩梦。
至于中低端市场,一向就是毛利比较低下的区域。以国内的四大手机厂商 中华酷联 来说,2012年酷派的毛利率从2011年的17.7%下降至12%。同时,国内手机市场份额第二的联想,直到今年初发布其2012~201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时,才宣布首次盈利。杨元庆自己都坦承 赚得钱不多。
中兴通讯2012年年报则显示,终端收入同比下降4.06%。华为终端负责人余承东公开表示某款机型在欧洲销量增长快,但前提是价格下调。这四家厂商为了摆脱毛利低下的困境,都打起了高端手机的主意,但正如前文所说,高端手机们的日子,未必好过到哪里。
大概当下手机制造厂商唯一的亮点就是三年从0到100亿美元的小米了。这家号称运作粉丝经济极其成功的厂商,其实也在寻找突破口,不过是向下:推出了800元的低端红米机,打破了雷军以前说的 小米不做低端机 的承诺。另外,小米还在其它终端上寻找未来可能的盈利机会:比如新近发布的小米电视以及早些时候发布的小米盒子。这两款硬件是以小米手机为主控核心的,换而言之,小米希望通过旁的路径继续推动小米手机的销售。
智能手机厂商们目前都在寻找突破口,谁能胜出还尚未可知。但有趣的地方就在于 寻找突破口 这五个字。一般而言,这五个字代表了当下的业务结构出现了问题,或者市场出现了问题,必须寻找新的方向。而反观桌面上的那个智能设备& & 即PC& & 寻找突破口其实来得很晚。
PC的先驱者是苹果之类的公司,但真正意义上将PC推而广之成为普通人的必需品的,大概在1995年左右。PC行业以那个时间点为起点,进入了一段高速增长期,这段高速增长期大致有6-7年的光景,止步于2001年windows XP发布后的两三年。而智能手机的市场趋热,是从09年iPhone3GS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四年时间都不到。难道智能手机的高速增长,就比PC的来得短命吗?智能手机市场的未来,还有可能会继续一轮高速增长吗?
PC的增长逻辑其实有二:其一是实际出现的需求,即不拥有PC的人士购买PC;其二是(主要由软件升级而)制造出来的需求:即出于某种原因用户需要升级ta的PC,后一种需求事实上更大。
95年微软推出windows95后,基本上每年都会发布一个更新的windows版本,这个新版本所谓能提高PC速度,其实是建立在消耗更多PC资源上的。用惯了windows系列的用户应该都有感觉,老实讲一句,windows XP就真得比windows 95快多少吗?
系统升级后,带来的好处是PC能运行更为庞大复杂的软件(包括游戏),坏处就是原来的PC就必须被淘汰。我个人最早使用的一台PC是94年的时候,只有区区1M内存,40M硬盘,放在今天无法想象。今天使用PC上了点年纪的人,哪个没有买过两台三台电脑的历史?
但智能手机在这方面的需求并不如PC来得强劲。智能手机的硬件也在升级,比如什么双核四核八核,摄像头也从区区几十万像素到了现在动辄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像素,但智能手机的硬件升级得不到太多的系统和应用升级的支撑。当年windows发布一个新版系统后,会引发一轮更换PC的热潮,而iOS升级后,更换手机的热潮则相对小很多。安卓系统升级,更换潮就更小了。
尤其重要的是软件更新& & 在手机里,我们称之为 应用 。PC颇有一些常用的软件会做得很复杂,比如Office这种办公软件、CoreDraw这种设计软件,做得复杂不是一点需求没有,毕竟PC主要是用来工作的,人们在PC前会消耗大量的整块时间。而手机则不同,手机的应用很多是为了打发碎片时间,手机的屏幕也比较小,人们利用手机不太会去做很复杂的事情,于是这造成了手机应用虽然有百万之多,但功能相对复杂的应用,会少很多。这就意味着,应用对硬件的消耗之迫切度,远远小于PC软件对硬件的消耗之迫切度。
智能手机天然就是24小时在线的特征也限制了手机的升级,相对于早期PC大部分运算都需要本地完成(这意味着对PC的硬件能力要求更高),手机里的很多应用,则或多或少都有一些 云计算 的支撑:部分功能的运算不在本地而在云端完成,如是则对手机的硬件能力要求就不那么高了。
总体说来,硬件的大规模升级,本质上是由软件升级驱动。在PC的世界中,这一点非常明显且成立,在手机的世界中,则不太容易成立。智能手机刚刚发端时,人们会出于好奇以及一开始智能手机硬件的确性能上还差一些,而较为频繁地更换手机,但到了硬件相对能 够用 时,这股热潮,慢慢退却了。
PC业的高速发展颇有时日,但它的衰败也是很快的。XP之后,微软足足花了六年的时间才推出了一个不那么成功的系统Vista。PC业大致就是从那个时间段开始走下坡路,毛利率飞快下降,增长则显得迟缓,以至于到了今天联想坐拥PC销售全球第一,已经不是什么太过值得关注的新闻了。
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期或许的确短了些,但就此而言说它会立刻进入下降通道,也为时过早。智能手机依然还有一个支撑,相对于软件升级,我姑且称之为 情境升级 ,也就是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利用手机来操控其它设备(或者叫,和其它设备通讯)。这种行为有些可以利用软件做到,有些可能需要手机加入一些硬件的元素。比如本文一开始就提及的 短距通讯芯片 ,用于 近场通讯 以完成支付功能或者其它什么目的。
但情境升级的确需要其它行业里的企业做配合,比如基于近场通讯的支付,需要商家和银行业。它可能是一个较长时间段的历程,大规模的手机升级在这个较长时间段中被分解为若干个小规模,能持续一段时间。智能手机进入增长迟缓是不争的事实,但就此而掉头向下,可能性也不大。
具体到苹果的AppStore和谷歌的Goolge Play这两个应用商店上,其实还有不少潜力可挖。这两个应用商店在发现新应用上做得并不好,而应用则有百万之巨。加以优化,使得用户能更好地发现、安装、使用应用,会促进用户更换ta的手机,因为手机里应用一多,性能就会下降,就会产生新的消费需求。
有一种说法,移动互联网的价值十倍于桌面互联网,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核心物件:智能手机,将迎来一个比较漫长的低增长周期。事实上,即便是乔布斯起死回生,让他在Phone这个设备上再次惊艳世界,怕也是不能了。
信息首发:智能手机,将迎来一个漫长的低增长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