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尧言:你母亲的话,你家孩子还会说吗?
深圳是移民城市,汉语圈的多元更是文化优势。无论客家话、白话、潮州话、湖南话、四川话,都该有继承和使用。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你母亲的话,你家孩子还会说吗?互联网给您家老母亲常说的话带来的改变是好还是坏?最近,我再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叶绿花红的深圳冬天里,与一批来自内蒙古的蒙古语网站同行交流之后。
这个来自内蒙古各地的蒙语网站的访问团,都是蒙古族。有的从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飞了六七个小时到深圳,有的从西部的阿拉善一路转机前来。深圳冬暖花开,话题聚焦互联网,我们交流的语言是汉语,虽然蒙古语是我祖先的母语,但我只会一句蒙古语,惭愧。这些蒙古朋友说着比南方汉族人更标准的普通话,当然有时他们会把 频道 切换到蒙古语进行内部交流。
内蒙古日报社蒙编网络部主任白春(蒙古族)代表内蒙古蒙文报网联盟介绍,目前全国的蒙古语网站有数百个,民办的很多。写作此文时,我用汉语百度了一下蒙文网站的数量,没有找到确切数据。不过,一个蒙古语网站导航说,他们集纳的 蒙古网站大全 目前共收录蒙古语网站、蒙古国网站等共841个,其中包括人民网的蒙语版,谈音乐的 马头琴网 等。中国的蒙古语网站用的多是传统蒙古文。
内蒙古索伦嘎网(www.solonggo.net)编辑部主任白胡日查说,他们网站用的是新蒙古文,这是用斯拉夫字母拼写的,主要面向蒙古国的受众,这是个外宣平台。他说: 索伦嘎是彩虹和桥梁的意思。 网上标志果真是彩虹。这里的背景是,蒙古国在前苏联因素的影响下,于1946年放弃传统蒙古文,改用俄语字母(也称西里尔字母)书写蒙古语,称为新蒙文。直到1990年代蒙古国恢复用旧蒙文书写。几次书写语言的切换,造成了蒙古国几代大学生几次成了 不识字 的新文盲。
2013年11月,我们在深圳谈论的话题包括互联网对民族语言和方言的影响。深圳方的建议有,利用好后发优势,少走发达地区网站走过的弯路。我认为,一些西部地区基层的报纸印出后,因为交通问题几天后到,新闻变旧闻,不如直接重心向网站转移;语言对互联网来说是屏障也是机会。互联网的汉语圈利用和英语圈的发展差,百度模仿谷歌,新浪微博学习推特,为什么蒙古语圈的互联网不再学习复制一遍,推出蒙古语圈的hao123等等?各盟市的蒙语网站线上线下可以成为当地的蒙古语文化中心。蒙古语资料和文献的数字化给体制内网站成为蒙古语数字化平台提供机会。
读者君可能没有关注过蒙古语网站,但是需要你思考一下你母亲说的话,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多了传播的工具和可能,如何能够发扬光大,让你的孩子听得懂愿意说它?
最近我有意和深圳身边的客家司机、潮州商人、闽南文化人交流过:你母亲的话,你家孩子还会说吗?身边不乏案例:新一代长在方言家庭,却只说普通话。
如今多数中国人已意识到保留一个稀有物种(比如熊猫)的重要,但没有意识到保留一种承载着人类不同族群不同地域文明的语言同样重要。母亲的话,无论是汉语方言还是少数族群的语言,都承载着家庭祖孙亲情、礼仪习俗、多元文化等等。
由此想到,我们的语言政策需要在互联网时代做再次调整。如今的中国,因为电视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已基本不担心各地年轻人不会说普通话,需要担心的反而是方言和少数族群语言的使用。大众媒体应该树立这样的时尚: 我自豪,我会说普通话;我更自豪,还会说家乡话。
北欧诸国的语言政策给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提供了案例。 他们说的英语比英国人还标准。 这是因为电视的普及,英语电影和电视直接开放,配瑞典或丹麦语的字幕,大家学的是标准英语,而英国人还有方言。同时,报纸用瑞典语和丹麦语出版,千人拥有报纸份数是全球最高的地区之一。
深圳是移民城市,汉语圈的多元更是文化优势。无论客家话、白话、潮州话、湖南话、四川话,都该有继承和使用。
我不希望,以后深圳的孩子去欧洲或者美国留学,由白皮肤的老师教着说: 这是宝安客家音。
这不是玩笑。如今日本大学有沪话课,美国大学有苗语硕士。回看我们呢?
(作者 王尧 系互联网观察者,新浪/腾讯微博:王尧。微信账号:网络尧言)
信息首发:网络尧言:你母亲的话,你家孩子还会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