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深圳排名上升11位
亚洲金融中心正在国际金融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内地的上海和深圳排名大幅上升,分别位居第16和第27。
最新一期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发布,亚洲赶超之势强劲
深圳排名上升11位
国际金融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亚洲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实力以及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国内地三大金融中心也有亮眼表现。最新一期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GFCI 14)报告日前在伦敦发布,这份每半年更新一次的全球金融中心竞争力排行榜显示,亚洲金融中心对传统欧美金融中心的赶超之势强劲,不仅进入前列的亚洲金融中心的数量在增加,一些后起之秀也在迎头赶上。
香港、新加坡和东京三大亚洲金融中心紧随伦敦和纽约排名全球第三至第五,首尔进入全球前十,中国内地的上海和深圳排名大幅上升,分别位居第16和第27,吉隆坡、卡塔尔、迪拜、特拉维夫等亚洲新兴金融中心的全球排名也较为靠前,亚洲金融中心正在国际金融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80个城市参加此次排名。列入榜单内的中国香港及内地三大金融中心上海、深圳、北京都有令人满意的表现:香港仍稳居排行榜的第3名,仅次于伦敦、纽约;上海本期排名第16,得分690,较上期上升8个名次;深圳排名第27,得分660,较上期上升11个名次;
北京排名第59,得分598,较上期微降1个名次。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四个城市在对全球金融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中,都被认为是全球十大 最具上升潜力(likely to become more significant) 的金融中心。
在前两期GFCI报告中,中国内地三大金融中心排名曾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对此次从下滑逆转至稳步上升的表现,长期跟踪研究全球金融中心发展状况的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建森分析认为,在前两期调查过程中,多数全球金融从业人员对中国经济走向的担虑加重,导致中国内地三大金融中心排名也随之下滑。在这期报告中,中国内地金融中心排名有着较大程度的上升,一定程度说明这种不是太理性的担虑正在趋缓。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及上海自贸区建设全面加快的背景下,国际金融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国金融中心国际影响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张建森强调指出,经济是金融的基础,对金融中心地位有着明显的影响。亚洲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提升反映出当前国际金融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在欧美相继发生主权债务危机面临就业复苏缓慢、经济增长乏力等多方面的问题的同时,亚洲经济特别是亚洲新兴经济体仍然保持着较快发展速度,吸引欧美金融资本、人才、市场等资源加速向亚洲集聚,从而导致欧美和亚洲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此消彼长。从指数来看,亚洲地区金融中心地位正在不断巩固和提升,而欧美除了纽约、伦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以外,大部分金融中心的地位则呈削弱之势。
尽管欧美金融中心受到来自亚洲的挑战,但伦敦和纽约仍然是当前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全球性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2012年,纽约和伦敦的股票市场规模分别达到了18.7万亿美元和3397亿美元,合计约占全球市场总量的40%,债券市场年交易额分别达到3万亿美元和4.6万亿美元,合计约占全球总量的30%,2013年4月份的外汇市场日均成交额分别达到12630亿美元和27260亿美元量,合计占全球市场份额达到60%。此外,伦敦和纽约两者在商品期货交易、金融衍生品交易、保险市场保费收入等各个方面大幅领先全球其他城市,其金融国际影响力暂时难以被其他城市所赶超。
不过,报告的调查结果也显示,越来越多金融从业人士看好亚洲金融中心的进一步崛起,并会出现一个与伦敦和纽约相媲美的 金融第三极 ,其中香港、新加坡、上海被认为最有希望成为伦敦和纽约之后的第三个全球性金融中心。
信息首发: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深圳排名上升1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