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新麻烦:入库泥沙量仅论证42% 洞庭湖“喝不饱”(3)
退休之后,71岁的翁立达仍坚持每天到位于武汉市江岸区永清小路的办公室上班,这里距离长江水利委员会只有百米之遥。2015年1月7日,在他逼仄的办公室,他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了三峡工程的 治沙史 。
(三峡工程)其他专家组都撤了,现在只剩下泥沙组还保留着,足见对泥沙问题的重视。 翁回忆道。但结果却有些难堪,在一次研讨会上,翁立达曾质问一位泥沙组专家: 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专家一脸窘迫,没有给出解释。
当年,水库淤积计算由长江科学院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按各自开发的一组数学模型分别进行并相互比较。在三峡工程论证和设计阶段,水库泥沙淤积与下游河道冲刷的预估研究中,采用长江干流寸滩站加乌江武隆站1961-1970系列年的水沙资料,作为代表性的入库水沙条件。
这十年平均泥沙入库量是5.09亿吨/年,比多年平均量(指1950-1985年)多。 这也是考虑最不利的状况。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守仁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多名专家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估值时可能存在 宁大勿小 的思想。曾担任三峡工程泥沙专家组组长的张仁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了当年参加论证的经历: 假如泥沙淤了水库,像三门峡似的,不光是(水库)没有用了,还会发生危险。所以,当时大家说三门峡的经验一定要吸取,要按照最大可能的危险程度来考虑。泥沙就采用了1961年到1970年的数据。
三门峡工程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大悲剧。张仁的清华大学水利系同事、已故水利专家黄万里因反对三门峡工程而知名。1950年代,他所预言泥沙淤积并导致陕西水患等灾难一一出现。对于三峡工程,黄万里也坚决反对,主要理由也是泥沙淤积。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如期开工,黄至死抱憾。但这位著名的异议者却以另一种方式影响着自己的论敌 投入巨大精力和财力,设计 蓄清排浑 方案,应对三峡的淤积隐患。
当时没考虑别的因素,主要担心三峡会不会淤死,淤死之后还有多少防洪容量,对航运有什么影响,主要在这方面。 参加过1980年代三峡工程论证的泥沙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其为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事实上,自1990年代后,三峡入库泥沙量明显减少。在2006年12月,韩其为一篇名为《三峡水库入库泥沙数量已经并继续大幅度减少》的文章认为: 这种大幅度减少在过去历史上有资料以来是没有过的。 他提出, 现在的三峡工程泥沙研究要不要考虑来沙减少?
<b>水电跃进</b>
信息首发:长江新麻烦:入库泥沙量仅论证42% 洞庭湖“喝不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