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深大女生与十个渔村的故事(2)
从一开始去南渔、东渔等渔村一个人都不认识,到最后我们走到街上随便都能打招呼,真觉得就像自己的第二个家乡一样。 刘诗颖说,这样的经历几乎在每个渔村都有过。有些渔民还会热情地拉着女孩们到他们家吃饭。
微信名:正在消失的渔村
微信号:yucun2014
《远去的故乡& & 关于深圳渔村兴衰存亡的新闻调查》核心内容:
渔村的过去是怎样的?是什么导致了渔村的消失?渔村风光不再,渔民不再打鱼又在干什么?深圳渔获量靠谁支撑?渔村消失,渔村文化又将何去何从?报道具体讲述深圳渔村的发展变化,主要以发问的形式和思路,从不同角度呈现深圳渔村消失的现象,还通过采访本地渔民和外来渔民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对深圳渔业经济和渔村文化的保护进行了思考。
数据
深圳海岸线走十遍
从去年11月至今年4月, 渔村组 的女生们从深圳最西到深圳最东跑遍了10渔社区(村),4个独立码头,路程累计超过2265公里,相当于沿着深圳海岸线来回走了10遍。
共采访了78位采访对象,其中,深入采访的人数约为41,单人采访均超过2小时。此外还有20余位采访对象是在现场直接采访,未列入主要采访人统计。通过采访了解到,深圳每年的水产品消费量高至35万吨,而本地销售量却不足1万吨。
她们有话说
林玲玲:虽然渔村的旧貌已经逐渐褪去,但是渔民的淳朴依旧不改。我希望,矮房变高楼的同时,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不要蜕变,传统文化也能得到传承。
刘诗颖:深圳渔村的消失可能不可避免,但我希望它留下的不只是一个名字,更多的是关于人和村子的美好。
李明子:渔村消失是我们无法扭转的时代趋势,留下的只有记忆、文字和无力的唏嘘,愿渔村能避开消失的命运。
郭家虹:或许在若干年后,渔村的面貌不再,但我希望它们的那份淳朴永远不要变质。
彭步云:渔村的消失,我们深知这是必然,无法阻止,但不希望它消失得这么彻底,这么的无声无息。
陈晓璇:深圳渔村有着非常浓厚的人情味,希望人与人之间那种亲密、诚挚的关系永不变。
信息首发:六个深大女生与十个渔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