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90后被边缘化的原住民 尽量不与外地人通婚(7)
曾康,深圳东门原住民,深圳中学毕业生
早上起床,曾康马上凑到客厅中央的观音像下,做出身体与地板平行的90度躬身姿势,虔诚地给为他们家带来好运的菩萨上一炷香……持续3分钟后,他由躬姿变成蹲姿,系上马丁大夫皮鞋的鞋带,若有所思地望了望窗外的天色,掏出他高配置、高版本的安卓手机猛吼一句:“哥们,今天天气这么好,咱们是去打高尔夫、网球还是保龄球?”
这是90后原住民曾康假期中“例课”一样的动作,这样的动作他已经演绎了好几百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既要敬奉传统和神明,又要时尚生活”。因此,他和他的邻居们,拜个神也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渐渐拜出了各种升级版……40年前,他们家还是一间东门村落的小木屋时,灶王爷是他们的敬奉对象,后来又是关二哥,再后来乔迁新居,才换成了现在这尊专门请法师“开光”的大慈大悲菩萨。但拜神动作却祖上三代代代相传,像体操一样精确——— 鞠躬、作揖、上香、默念三分钟。
但结束了这三分钟之后,曾康马上穿越回现代———他对衣装、行头十分较真,口头禅是“你得穿得像个人样”,但所谓“人样”的标准很高,日本明星木村拓哉是他心目中的理想标准,而香港明星黄伟文则是他的及格标准。每次从香港购回的名牌衣装,他都要根据自己的身材和气质进行D IY改造———家中书房的小型缝纫机(父辈传下)从来都没有闲着,隔三差五,就有一个少年端坐在此,把格仔衫的衣袖剪裁得更加透风清爽,或者给浑白色的素衣配上自己最钟爱的纹路。尽管,作为一代村民,曾康对耕种知识一无所知,但“绣花织布”之类的传统活在他手上没有失传。
和众多形容自家房子的量词动辄是“那些”、“那栋”的原住民一样,曾康至少在一百年内无需顾虑房子问题,但他挑选女朋友就有些犯难。和其他原住民同乡不同,他不在乎身高、家世、工作、房子、同村之类的“现实”因素,但他的要求却颇为另类。“找另一半星座、血型、国籍都不重要,相反性格爱好很重要,比如你至少得学会玩微信、微博吧,现在谁还用Q Q这样的屌丝聊天工具?”这是重要贴士———削尖脑袋欲嫁入本地家族的妙龄女郎要牢记,要学会玩微信,千万不要用Q Q!
信息首发:深圳90后被边缘化的原住民 尽量不与外地人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