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举措应对“中等收入陷阱”
多项举措应对“中等收入陷阱”
针对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所表现出的种种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正处于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水平迈进的艰难时刻,四方面原因造成了“中等收入陷阱”:
第一,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首要因素。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第二,目前从整个国家来看,经济增长开始出现乏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技术创新不足。
第三,在克服“中等收入陷阱”时,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导致很多资源配置的模式并不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价值规律来运行的,很多制度都需要进行改革。
第四,从很多未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的经验来看,他们在如何获得全球化红利这方面的部分制度建设和战略把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对于全球的战略布局,我国还需完善。
因此,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刘元春认为可以采取四方面的应对措施:第一,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要改变当前收入分配的困局,实现共享性的经济;第二,实行创新战略,加强转型力度,在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等方面采取措施,施行产业战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第三,积极反腐,加强法制建设;第四,重新、全面地对大国崛起、和平崛起的全球战略进行部署,包括如今的“一带一路”都是很重要的战略性部署,为下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
袁钢明则认为,克服“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还是市场化,即让市场为主体来发挥作用,让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充分发挥活力,而不是依赖政府的支撑。政策的力量太过强大,会将市场资源配置决策的主体地位倒错,不能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袁钢明表示,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都是市场经济的国家,而企业是市场真正的主体,民营企业的发展才是中国真正发展的动力。中国经济能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是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而并非国企从强到更强的发展。所以,唯有彻底地实现市场化,建立统一的市场待遇、统一的政策待遇、统一的融资待遇,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和效率,才能共同创造财富。企业作为投资、财富创造的主体,应得到完全的保护和支持,实现公平竞争。
此外,袁钢明表示,宏观经济政策科学、合理是保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另一关键。我国在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时采取的宏观政策总体上是正确的,但是仍有一些问题的处理并不合理,如收入分配调节不合理、城乡差距过大等。因而,保证宏观政策的合理正确是我国成功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前提。
刘元春表示,当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就意味着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依照目前7%的增长速度来计算,预计在2018年左右,我国人均收入将会超过10000美元。然而,即使人均收入的基本目标完成,我国离发达国家的状态和整体的经济物质文化水平还是有差距的,仍需要进一步地拓展中国的发展基础,真正全面地进入高水平状态。
原文网址:http://www.szxxg.com/html/20150514/17084.html信息首发: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任重道远
中等收入陷阱